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病原
初步確定為點狀氣單胞菌.適宜生長溫度為25度,60度以上死亡.PH值6-12范圍內,均能生長。
2.病狀與診斷
病魚腹部膨大顯紅斑,肛門外突紅腫,用手輕壓腹部,有似膿夾血狀物,從肛門處外溢.剖開病魚腹部,腹腔內充滿積液,明顯可見腸壁微血管充血,或有破裂,使腸壁呈紅褐色。剖開腸道內無食物,含有許多黃色粘液。
3.流行與危害
此病是我國養殖魚類中最嚴重的病害之一,全國各養殖地區均有發生.流行季節為4月-9月,其流行季節和程度,隨氣候變化而有差異,1齡-2齡的草、青魚發病的季節是4月-9月,當年草、青魚發病季節是7月-9月。草、青魚最易得此病,鯉、鳙偶爾也發病,尤其是當年草魚和1齡青魚最易感染,死亡率平均為50%,嚴重病池的死亡率可達90%以上。
4.預防與治療
預防:(1)徹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質清潔。
(2)投喂新鮮飼料,不喂變質飼料,是預防此病的關鍵。
(3)魚種放養時,用8毫升-10毫升漂白粉,浸洗半小時;
(4)在發病季節內,每隔半個月,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在食場周圍灑消毒。
(5)在發病季節內,每隔半個月,用魚服康A型或B型-I型,拌入飼料內投喂,連用2天-3天,其用量為治療量的一半。
治療:(1)魚服康A型或B-I型.內服,每100千克魚體重用A型200克,或用B-I型100克。
(2)磺胺胍或磺胺嘧啶.內服,每100千克魚體重第1天用藥10克,第2-第6天每天用5克。
(3)克菌敏,A型.內服,每100千克魚體重用本品100G.混飼投喂,每日1次,連用4天為1療程。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