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嚴把種苗關
選擇優質苗種是預防鱖魚病害的首要環節。要堅持自繁自育的路子,在繁殖時每隔2年要更換一次親魚。親魚的選擇最好一半是自育的,一半是外面購進的健康親魚,避免近親交配。外購苗種時,運苗前一定要搞好暫養;運輸時要輕拿輕放,以避免人為造成機械性傷害而感染病害。
二、抓好環境關
養殖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鱖魚的成活和生長。鱖魚喜瘦水,要求水質清新、溶氧豐富、無污染,最好是長流水、微流水。如果是靜水池,就必須常換水,夏季2~3天換1次,每次換掉1/2左右,春、秋季1周1次,保持池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除了保持高溶氧之外,水的透明度要保持在40厘米左右;pH值以7~8.5為好,pH值低于4.2或高于10.4均會引起死亡,水質偏酸往往會出現多種病害。不用已污染的水源,不用工農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排入的水源。池塘要備有增氧機,隨時準備啟動增氧。在池內四周可移植一些沉水植物,如輪葉黑藻、金魚草、鴨舌草等,可以凈化水質,減少換水量,又可為鱖魚創造一個隱蔽的生態環境。
三、搞好消毒關
搞好魚體消毒、餌料魚消毒、池塘和工具消毒,是預防鱖魚病害的又一重要措施。
1.魚體消毒 實踐證明,即使健康的鱖魚也難免帶有病原體,如不進行消毒,一旦條件適宜,便會引發疾病。因此,放養前應對魚體進行消毒處理。一般使用2%~4%的食鹽水,浸泡5~10分鐘。
2.餌料魚消毒 養殖鱖魚除在幼苗階段投喂的“水花”不需消毒外,其它生長階段所喂的不同規格餌料魚,都必須消毒。藥物常用8克/米3的硫酸銅溶液浸泡20分鐘,或用20克/米3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分鐘。浸泡藥物必須現配現用。
3.池塘和工具消毒 池塘一般用生石灰徹底消毒:干池清塘每畝用生石灰50~75公斤,帶水(水深1米)清塘每畝用生石灰125~150公斤。一般網具用10克/米3硫酸銅溶液浸泡20分鐘,干后再使用;木制工具用5%漂白粉溶液洗刷后,用清水沖洗幾遍再使用;大型工具每次用后要在陽光下曬干再使用。
四、掌握藥物預防關
鱖魚苗種培育階段,適宜用掛袋法預防疾病。常用藥物有漂白粉、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一般把漂白粉裝入竹制的掛簍內,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裝入雙層紗布袋內,每簍裝漂白粉100克,每袋裝硫酸銅100克和硫酸亞鐵40克;每200立方水體掛1袋(簍),袋(簍)中藥物要求在5小時以上溶解完。
成魚養殖階段適于用潑灑法預防疾病。一般福爾馬林、孔雀石綠、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漂白粉和高錳酸鉀輪流交替使用,每10~15天用藥1次。使用濃度為福爾馬林25×10-6,孔雀石綠0.05克/米3,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0.7克/米3,漂白粉1克/米3,高錳酸鉀1克/米3,食鹽0.05%~0.1%。在網箱中潑灑預防疾病時,宜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與食鹽交替使用。鱖魚對敵百蟲十分敏感,常規劑量往往導致鱖魚死亡,所以一般不用敵百蟲預防疾病。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