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沈陽市蘇家屯區陳相屯鎮黑牛水庫庫區最大面積500畝,常年養殖水面300畝。平均水深2.5米,最大水深5米。水源為天然水,是沈陽市東部山區比較典型的以養殖為主,汛期防洪為輔的小型水庫。1994年前,水庫養魚產量在每畝15公斤左右徘徊,每畝產值僅75元、產量低,效益差。從1994年開始,黑牛水庫管理者在上級水產技術推廣部門的指導下,把池塘養殖技術引到水庫,實行半精養。1995~1997年平均畝產達85公斤,畝產值510元。提高了產量,增加了效益。主要做法如下。
一、改造水庫條件
1.修整堤岸、溢洪道及水閘每年都要認真檢查堤岸,如有險情及時加固加牢。春季要把溢洪道修整好,挖好排洪水溝,清除溢洪道內及放水口處大型植物和其它障礙物,同時檢修水閘,有利于汛期洪水及時排出。這樣做使水庫能經受特大洪水的考驗。
2.設置防逃魚箅 在溢洪道及水閘處設置防逃魚箅及適應放養魚種規格網目的網具,以防在汛期放水時逃魚。
3.清野 利用誘捕網具捕殺水庫內一些兇猛魚類,以防規格小的養殖魚類遭到捕食。
二、魚種放養
1.培育大規格魚種 放養大規格魚種可以提高成活率,可以增強抵御敵害的能力,能在短時期內達到商品魚規格,培育方法,利用水庫邊魚塘進行大規格魚種培育,每年春天購進魚苗,在地塘中進行精養培育,到10月份,鰱魚、鳙魚秋片每尾可達50~100克,鯉魚、草魚秋片可達100~150克,實現大規格魚種放養。
2.放養密度 每畝水面放養150~200尾,以鰱鳙魚為主體魚。水庫周圍生著大量的水草,加之山區青草豐富、可搭配一定量的草魚;水庫底棲生物豐富,也可搭配些青魚:再搭配些大規格的鯉魚。一般搭配比例為每畝放鰱魚80~100尾,鳙魚40~60尾;鯉魚20~30尾;青、草魚各5尾。
3.放養時間 每年分春秋兩次放養,以秋放為主,秋放魚種量為總放養量的70%。有條件時可采用輪捕輪放方法。
4.魚種消毒 水庫水面面積比較大,發生魚病難以治療,所以魚種放養前應做好魚體消毒,以防病害的發生。消毒方法,一般采取6~7ppm硫酸銅液浸洗20~30分鐘或用1%小蘇打、3%食鹽合劑浸洗5~10分鐘。
三、培肥水質
施肥可增加水體肥度,有利浮游動植物的增殖,為魚類提供更多的天然餌料,以達到增產的效果。同時往水中撒施一定量的酒糟,既起到施肥的作用;又能為魚提供有機魚餌,又能防治魚類寄生蟲病。施肥方法,每年5月上旬開始施肥。9月中旬停止施肥。每月施肥2~3次,每次每畝施有機肥30~50公斤,酒糟4~6公斤。什么時間施肥要看水的肥瘦程度而定,瘦則多施,肥則少施或不施。施肥要均勻,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肥料種類以人畜糞尿為主。
四、日常管理
設專人每天巡視水庫四周,觀察水質、水位變化及魚類活動情況。保持水質中等肥度,使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促進魚類健康生長。尤其到了汛期,水庫水位上漲,注意溢洪道和水閘防逃設施的安全,以防逃魚。每30天檢查一次魚的生長情況。發現病魚及時撈出。
五、起捕
每年春季放養的魚種秋季可以起捕,秋季放養的魚種翌年夏秋季可起捕。放養二年后一年四季都可以起捕。捕魚方法,除用刺網捕上層魚外,還購進網箔和底層誘捕網具,解決了底層魚類不好捕的難題。達到隨時起網隨時有魚,什么時間價格高什么時間大量起捕。捕大留小,可提高經濟效益。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