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加州鱸魚又名大口黑鱸,該魚具有生長快、適應性強、病害少、容易捕撈等諸多優點。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頗受養殖者和消費者歡迎,一般售價都在40元/kg以上,養殖經濟效益較高。加州鱸魚能在我國各地進行養殖,且單養、混養都能獲得高產高效,因而可以作為調整淡水養殖結構,發展優質高效漁業的一個重要養殖對象。但其在不同生長階段對飼料及養殖管理要求不同,要想獲得高產高效,必須掌握加州鱸在不同生長階段的養殖技巧。
1 親魚培育階段
加州鱸生活在水體中下水層,常藏身于植物叢中,有占地習性。水中溶氧量要求在1.5 mg/L以上,適溫范圍廣,在水溫1~36 ℃范圍內均能生存,10 ℃以上開始攝食,最適生長水溫為20~30℃。加州鱸是肉食性魚類,攝食性強,食量大,喜捕食小魚蝦、水生昆蟲等,人工養殖可投喂切碎的小雜魚,經人工馴食后也可投喂配合顆粒飼料。其性成熟一般為二齡,每年2~7月產卵,4月為盛產期。在加州鱸繁殖前,必須加強親魚培育工作。
1.1準備親魚池
一般選擇面積為1~2畝的方形水泥池作為親魚池,要求水深達到1.5 m以上,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方便,通風通光。親魚池選好后,要清塘消毒,注入新水。
1.2挑選親魚
每年收獲成魚時,挑選一些體質好,個體大,二齡以上的加州鱸作為預備親魚。挑選親魚要求體表光滑,鱗片整齊,鰭條完整,體質健壯,無病無傷。選好后要立即放入親魚池進行培育。
1.3培育親魚
親魚培育的飼料主要是活的小魚蝦或魚塊,若池中小魚蝦等不足,需加喂配合飼料。堅持少量多次,及時清除殘餌,適時換水加注新水,促進其性腺發育,必要時還要打開增氧機增氧。到了產卵期,再把成熟的親魚轉入產卵池,一般2~3 ㎡放一組親魚。
2 苗種培育階段
剛出膜的魚苗半透明,長約0.7 cm,集群游動,出膜后第三天,卵黃被吸收完,開始攝食小球藻、輪蟲等,以后攝食小型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待魚苗能自行游動時,須進行專池培育。一般魚苗培育池水深0.8~1 m,每畝放魚苗3~5萬尾,同池放養的魚苗必須是同批孵化的,以保正規格基本一致,防止大吃小。投喂的飼料主要是輪蟲、水蚤等,長大些后可投喂紅蟲及人工飼料。一般經一個多月的時間魚苗可長至3~4 cm,轉入魚種培育階段。魚種培育時,池塘水位保持1~1.5 m,投喂人工配制的飼料,每天投喂3次。經過50天左右培育,魚種規格可達到10 cm以上,再轉入成魚池塘中飼養。
3 成魚養殖階段
在加州鱸的成魚養殖階段,主要抓好“合理放養、科學投喂、強化管理”十二字方針,方可實現高產高效。
3.1合理放養
池塘養殖加州鱸魚有池塘主養、小池精養和魚塘混養等幾種方式。
3.1.1池塘主養 要求池塘面積1~2畝,水深1.5 m以上,必須保證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排灌方便,通風透光,且池塘底質須為壤土,養殖時最好配備增氧機。每畝水面放養加州鱸2000尾左右,條件好的可加大密度,同時適應放養鰱、鳙、鳊、草魚等,以清除飼料殘渣,控制浮游生物生長,調節水質。
3.1.2小池精養 池塘面積以50~100 m²為宜,土池或水泥池均可,池底質以壤土為好。要在魚池相對處設置排、灌水口,以便充水時能產生微流水。魚種一般每平方米放養30~40尾,同池放養的規格要求一致。
3.1.3魚塘混養 混養可以利用成魚池、親魚池、魚種池進行。通常選用畝產300~400 kg的中低產成魚池或魚種池,以利用池中的天然餌料魚為主,每畝可放規格為3~5cm的加州鱸魚夏花20~50尾。如采用人工投喂餌料魚的,則每畝放養加州鱸魚夏花80~100尾。經過5~6個月的飼養,年底出池規格可達200~300 g/尾,畝產加州鱸魚5~15 kg。加州鱸活體銷售時,價格較高,且受消費者歡迎,因此在捕撈和運輸過程中,盡量提高成活率。
3.2科學投喂
養好加州鱸魚,關鍵是要有足夠的適口的餌料魚。加州鱸是肉食性魚類,食量大,喜捕食小魚蝦、水生昆蟲等。人工養殖可投喂切碎的小雜魚,經人工馴食后可投喂配合飼料。目前解決其餌料的途徑主要有:①利用魚種池培育鰱鳙魚苗;②利用成魚塘,在塘中用網欄出部分水體養殖小魚;③購買野雜魚;④購買專用配合餌料。若投喂活魚,投喂量若以尾數計,可按放養量的2~3倍投喂。若以重量計,一般日投喂量為其總體重的10%~12%。每天喂兩次,即上午9~10時一次,下午3~4時一次;若投喂死魚,則須經過食性馴化,一般將餌料魚剪成適口的魚塊,自高處拋入水中,引誘加州鱸魚吞食。經過7~10天的食性馴化,加州鱸魚一般會搶吃拋來的魚塊,投魚塊時,要相對固定投喂的地點,范圍要大一些,以便讓更多的加州鱸魚搶到食,使之生長均衡。放養初期,加州鱸魚因個體較小,攝食能力不強,投喂的餌料魚要精細適口,少量多次。9~12月份,加州鱸魚個體大,魚塊可投大一些,數量適當多一些,使其吃飽吃好,加快生長;若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須先用動物飼料馴食1周后,再逐漸改喂配合飼料。配合飼料要求含粗蛋白45%~50%,可使用鰻魚飼料,或用低質魚肉漿混入適量豆餅、玉米粉等作飼料。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當水溫在20~25 ℃時,日投飼量為魚體重的10%~15%。
3.3強化管理
主要抓好水質調節、水位控制和魚病防治等工作。
3.3.1定期調節水質 加州鱸魚要求水質清新、溶氧豐富。因此整個養殖過程中,水質不宜過肥。特別是夏秋季,由于投喂大量餌料,極易引起水質惡化,一定要堅持定期換水,注入新水。一般每10天至半個月換水一次,每次換水三分之一。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40 cm左右,為加州鱸魚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3.3.2適時調節水位 加州鱸魚放養初期,由于水溫偏低,池塘水位可以淺一些,以便升溫。7~8月份,隨著水溫、氣溫升高,逐步把塘水加滿,擴大養殖空間,以利其生長。汛期還要做好防汛工作,嚴防漫水逃魚。
3.3.3創造良好環境 加州鱸魚喜歡清潔安靜的環境,要求池周環境清靜,減少車輛、行人及噪音的驚嚇;同時,要及時清除殘餌,吃剩的餌料魚塊、配合餌料,塘邊雜草及水面垃圾要及時清除。要堅持每天日夜巡塘,定期檢查魚類生生情況。
3.3.4搞好魚病防治 加州鱸魚在池塘養殖過程中,對疾病抵抗力較強,一般病害較少。目前發現的魚病主要有水霉病、瞎眼病、癤瘡病和錨頭蚤等。水霉病、癤瘡病可用2%~3%食鹽溶液藥浴,效果較高;瞎眼病主要在捕撈等操作時要小心,防止魚眼受傷;對于錨頭蚤等寄生蟲病,一般可用0.5~0.7 ppm的敵百蟲全池潑灑,防治效果較為理想。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