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池塘條件: 池塘均東西走向,標準化程度高,面積一般10~12畝,集中連片,交通方便,渠系配套合理。池塘底質平坦,底泥20~30厘米,平均水深1.8米以上。其養(yǎng)殖設施有防逃設施、飼料臺及增氧機等。
二、放魚種: 魚種一般3月底4月初放養(yǎng),5、6月份放鱉苗。苗種規(guī)格必須達到要求標準。放養(yǎng)明細表如下:
名稱 畝放尾數 重量(公斤) 規(guī)格
草魚 350 70 200
鰱、鳙 500 25 50
鯉 120 12 100
鯽 300 15 50
鱉 200 20 100
三、放養(yǎng)前的準備工作
初春放養(yǎng)前,對池塘進行嚴格的清塘、清毒,每畝用100公斤生石灰全塘潑灑,3~4天后再用硫酸銅每畝1公斤徹底殺死水中野雜魚,然后加足新水,15天后即可放養(yǎng)。放養(yǎng)前每畝施二銨5公斤、磷肥2公斤培育水質,做到肥水下塘。
四、日常管理
1. 放養(yǎng)苗種時進行嚴格消毒。一般采用5%食鹽水對魚種浸洗15分鐘消毒,甲魚種用15×10-6的高錳酸鉀浸洗20分鐘,消毒后下塘。通過消毒,能對疾病的預防及魚、鱉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體質健康起到積極作用。
2. 水質調節(jié)。保證池水做到“肥、活、嫩、爽”。夏季高溫季節(jié)每月補給兩次新水,每次加水10~15厘米,魚病醫(yī)院定期到各漁場進行水質化驗,檢測指導調節(jié)水質。
3. 病害防治。堅持“無病預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則。6~9月份,在病害易發(fā)季節(jié),每月定期對池水進行兩次消毒,用0.7×10-6的強氯精或1×10-6漂白粉全池均勻潑灑,預防疾病。發(fā)現病情,對癥下藥,防止流行病害暴發(fā)。
4. 飼料。主要投喂全價配合飼料,力爭最大限度提高魚產量和甲魚產量。
五、經濟效益分析 以畝效益為例:年初投放魚種1270尾、122公斤,鱉200只、20公斤,年終可產商品魚900公斤,鱉50公斤。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