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盛夏季節(jié)溫度高,養(yǎng)殖管理應加強。 炎熱夏天,驕陽似火。7、8月份是全年氣溫、水溫最高時期,也是養(yǎng)殖魚類和蝦、蟹、鱉等水生動物的生長旺季。同時,又是病害滋生蔓延的時期,是養(yǎng)殖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此時,飼養(yǎng)管理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全年產量和經濟效益的高低。為了確保水產養(yǎng)殖健康生長,安全度過盛夏季節(jié),從而達到穩(wěn)產高產之目的,現根據7-8月份氣候和養(yǎng)殖生產特點,提醒廣大養(yǎng)殖戶應做好以下一些管理工作及注意事項。
淡水常規(guī)魚類養(yǎng)殖
1、7-8月份是常規(guī)魚類苗種培育和放養(yǎng)的重要時期。故7-8月應做好夏花和魚種培育工作。苗種放養(yǎng)前應及時做好清塘消毒,放養(yǎng)時必須用食鹽水或高錳酸鉀等浸浴消毒,以免細菌感染。從外地購進苗種,必須進行病害檢測檢疫,以免帶入病菌。
2、成魚養(yǎng)殖管理:
(1)7-8月份是魚的生長旺季,應加強施肥投飼。以肥水魚為主的池塘,應根據水色及透明度及時施放追肥。以吃食魚為主的池塘或網箱,應及時投喂飼料。并做到投飼 “四定”(定質、定量、定位、定時)、施肥“四看”(看魚、看天、看水、看季節(jié));
。2)注意水質調控。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氧換水。由于7-8月份魚類生長快,攝食量大增,排泄物也增多,水質易惡化而造成缺氧。因此,每天要及時開增氧機增氧。如遇到悶熱天氣,應適當延長開機增氧時間。同時,要經常加注新水,加高水位至1.5米以上,并適當換去部分底層水。提倡用有益微生物制劑改良水質和底質。高溫期間,最好每隔15天施用一次光合細菌或em菌等微生物物劑;
(3)做好疾病的預防。7-8月份氣溫較高,但水溫相對較適宜,水中各種病原體易滋生繁殖,是魚類易發(fā)病季節(jié),若忽視預防極易誘發(fā)魚病。7-8月份主要易暴發(fā)及流行的疾病是細菌性出血病、爛鰓病、腸炎病、鐵錨蟲病、中華鳋病和指環(huán)蟲病等。重點應做好細菌性出血病、寄生蟲病的預防工作。要定期用生石灰、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和滅蟲精等漁藥潑灑消毒。
。4)加強日常管理,堅持巡塘值班。7-8月份天氣多變,易出現雷陣雨及臺風天氣,要多注意觀察魚類的吃食情況和缺氧浮頭,發(fā)現缺氧預兆應及時加注新水和開啟增氧機,以免魚類泛塘。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