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利用冬閑田養魚,投資少、見效快、收入高。這對于冬閑田多、有霜期短、水資源豐富地區的農民無疑是一條短平快的冬季增收好途徑。現將利用冬閑田養魚的技術要點簡介如下:
(一)田塊修整與消毒殺菌 用于冬季養魚的稻田,必須選擇背風向陽、水源充足、排灌自如、蓄水性能好、管理方便的田塊。晚稻收割后,將稻田犁耙一次,并將田埂加固、加高,使之能保持蓄水50厘米以上,做成魚池或長方形魚溝。然后,每0.067公頃施石灰50~60公斤,以殺菌消毒和促進禾腐爛,待堿性消退后再灌水放魚。
(二)品種選擇的放養密度 由于冬閑田蓄水較淺,魚類活動范圍小,放養魚種應以草魚、鯉魚、鯽魚為主,適當搭配少量鰱、鳙魚。實踐表明,一般鯉(鯽)魚占50%,草魚占40%,鰱、鳙等占10%。若水深70厘米以上,每0.067公頃可放種500尾。只要稍加管理,每0.067公頃產魚200~400公斤,增收800~1 000元。魚類排泄大量糞便積于田中,能大大培肥稻田底泥,可使來年稻谷增產20%~30%。
(三)田間管理 冬閑田養魚是當年10~11月上旬間投放魚種,翌年4月份收獲。水溫12℃以上時,應投喂米糠、餅類和魚用顆粒餌料等,保證吃足吃勻,以不浪費為原則,借以加強營養、提高產量。當水溫降至10℃以下時,田埂要加高培厚,并不得有滲漏,使田水經常保持在80~100厘米以上,這樣有利于保溫越冬。次年水溫回升至10℃以上時,又要及時投喂餌料,并逐步加大投喂量。需要注意的是,田周圍要挖溝,中間挖十字溝,溝溝相通。相交處可挖深至1米的水坑,蓋以草蓬,夜晚魚可在溝或坑內取暖棲息。巡田時,經常檢查水溫、水質、水位以及溶氧和魚類活動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四)病害防治 冬季稻田養魚只要堅持每兩月潑灑1次石灰漿消毒,就能很容易地控制疫病發生。但由于老鼠冬季食物少,加之稻田水淺,魚極易被老鼠危害。要特別注意滅鼠,可選用1公斤敵鼠鈉鹽,完全溶解在12公斤剛煮沸的水中,趁熱將藥液拌稻谷50公斤,攪拌均勻,待藥液被稻谷吸干后即可拿到田埂投放,投放時要摸清老鼠分布情況,對準鼠路、鼠洞,實行全面布毒。按鼠路,在田埂上每隔2~3米放一小堆,每小堆約50克,放毒餌2~4天后即可見效。如此定期進行,可達到全殲老鼠的效果。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