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庭院養鰍池的建造
1.場地選擇:選用農村房前屋后的庭院空閑地建造養殖池。
2.養殖池建造:面積20-100平方米,形狀可根據庭院結構靈活掌握,一般為長方形,磚混結構,墻厚24厘米,用M7.5水泥砂漿砌筑,池深1.2米。距池底20-25厘米處設排水孔,距池頂5厘米處設2個以上的溢水孔,孔徑5厘米,內置2毫米網目的篩網。池底覆20厘米左右壤土,池底向排水孔一角傾斜15度。
3.水源:井水、河水均可。水質要求清新無污染。井水要進行曝氣,河水要用密眼網布過濾。
二、放種前準備
1.泡池、肥水:新建池要用清水浸泡15天以上,鋪設底泥;老池要更換底質。放養前7-10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每平方米用量110克。用腐熟的有機肥培養水質,一般每立方米用量1公斤。
2.水生植物栽植:池內栽植水生植物,以利于遮陰和改善水質,約占池面1/3。品種可選擇蓮藕、茨菇、空心菜、鳳眼蓮等。
三、鰍種放養
1.鰍種質量:鰍種來源是人工繁殖鰍種,規格3-5厘米,要求品種純、規格整齊、無畸形、無病無傷、活潑健壯。
2.放養:人工繁殖鰍種放養時間5-6月。放養量200-300尾/m2,預計產量10-15公斤/m2。放養前用10×10-6濃度的高錳酸鉀藥浴15分鐘。
四、飼養管理
1.飼料:泥鰍的食性為雜食性,可選用小雜魚、動物內臟、豬血粉等動物性飼料及米糠、麩皮、豆粕、菜粕等植物性飼料;人工配合飼料要求蛋白質含量28%以上。
2.投喂方法:用塑料或其它材質做成50厘米×30厘米×10厘米規格的餌料臺,沉入距池底30厘米處。定時、定質、定量、定位投喂。每天兩次,上午9:00-10:00,下午17:00-18:00。
3.投飼量:日投餌量按鰍重的3%-5%投喂。上午、下午投喂量分別占40%、60%,并根據季節、天氣、水質和吃食情況等及時調整,以投喂1小時左右無殘餌為宜。若放養天然苗種,開始半個月內投餌量為正常量的50%,馴化適應后按正常量投喂。
4.管理:成鰍池水深30-80厘米,根據養殖季節適時調整。春秋季節每15天左右換一次水,夏季7-10天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4-1/3。每天檢查水質、殘餌、吃食、活動情況,天氣炎熱時可采取適當措施遮陰,陰雨天之前應查看溢水孔、網是否堵塞或破損,防止池水滿溢。平時還應防止敵害侵襲。
五、病害防治
1.做好苗種、養殖池、工具的消毒工作,不投喂腐爛變質餌料。
2.及時清除雜物,保持良好生態環境。每15-20天用生石灰全池潑灑進行消毒。
3.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發現病鰍隔離治療。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