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鹽都縣采用秸稈肥水技術養殖鯰魚,放養2~3個月后,鯰魚尾重即達0、5公斤左右,畝產成鯰魚750~1000公斤,經濟效益顯著,F將該技術介紹如下:
一、選擇適宜田塊
選擇排灌方便、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的田塊養殖。土質以沙壤土為好,養殖面積可根據需要而定,一般以3~5畝為宜。在田四周要開挖0、5米寬、0、8米深的外環溝,在畦面上每隔2、5米開挖1條0、5米寬、0、6米深的畦溝。畦溝開成“田”、“王”、“井”字形等,并用挖出的土加固加高田埂,田埂高06米、寬05米。在養殖田塊兩側各設注、排水系統,注、排水口處要安裝密柵欄和密鐵絲網等攔鯰魚裝置。
二、消毒和施肥
鯰魚入池前6~8天,每畝用生石灰50~75公斤對水后全池潑灑消毒。鯰魚入池前4~5天,每畝用經高溫處理過的秸稈漚制的肥水150~200公斤進行全池潑灑,或用經機械粉碎的秸稈300~400公斤放于水中漚肥,以培肥水質,為鯰魚提供豐富的生物性餌料。
三、鯰魚投放
8月上中旬,每畝投放規格在10厘米以上的鯰魚3000~4000尾,也可直接投放體長3~5厘米夏花鯰魚種2500~4000尾。但鯰魚苗要一次投足,且大小基本一致,以免大吃小。鯰魚入池前應先用3%~4%食鹽水浸洗魚體3~5分鐘。
四、飼養管理
1餌料投喂方式鯰魚入池后15~20天內,由于魚體較小,且經過拉網或運輸,體質較弱,應投喂一些質量較好的動物性餌料,以利盡快恢復體質和促進其快速生長。以后逐漸改投配合飼料、動物性飼料和秸稈肥水培養的浮游微生物。每畝池水可設置5~8個飼料臺,日投飼量精料占5%~8%,其他為粗料,早、中、晚各投1次料,每次以投喂后1小時吃完為宜。
2餌料來源
(1)秸稈肥水培餌。以施足秸稈基肥為主,以后輔以秸稈高溫腐熟漚肥為追肥,秸稈氨化肥也可用作追肥,一般畝追肥用量50~100公斤,具體用量應視鯰魚攝食、天氣變化等靈活掌握。
(2)動植物性飼料來源。各種動物尸體、下腳料以及蠅蛆、蠶蛹、蚯蚓、貝殼類及玉米粉、麥粉、糠麩、餅粕粉等都可作為養殖鯰魚的餌料。
(3)配制顆料飼料。有條件的還可按照鯰魚營養需要配制成含粗蛋白質30%以上的顆粒飼料投喂。其參考配方為:玉米粉占20%、小麥粉占15%、炒熟大豆粉占10%、菜餅粉占15%、米糠占20%、蠶蛹粉占12%、魚粉占8%。
3水質管理鯰魚屬亞熱帶雜食性魚類,喜肥水,耐低氧,適應環境能力極強。由于秸稈浸泡在水中,會提高水中硅的含量,硅能促進硅藻類的大量繁殖,而硅藻又是鯰魚良好的天然餌料,故鯰魚生活在秸稈肥水里生長速度較快。為保持水質良好,高溫季節一般每隔15~20天換水1次,每次換掉1/5~1/3的池水,以后再用秸稈高溫漚肥等肥水培育,不斷交叉循環使用。
4注意防逃鯰魚能夠順水“爬行”,因此遇大雨或暴雨天氣時,要特別注意防止鯰魚逃逸。平時要保持一定的養殖水位,并經常檢查池埂是否有漏洞及攔魚設施的完好性。
5預防疾病為防止鯰魚發生腸炎和黑體病,在6月份以前應每隔7~10天消毒水體1次,6月份以后每隔10~15天消毒1次,每次畝用漂白粉0、75~1公斤或生石灰12、5~15公斤。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