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類“泛塘”是指魚類嚴重浮頭,繼而大量死亡的現象。在水產養殖中,如不及時防治或急救,常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1.氣候不適引起的“泛塘”
在池塘載魚量較大的情況下,如連續陰雨,長時間暗熱后突降暴雨,秋季濃霧等都會引起“泛塘”。陰雨天光照不足,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能力減弱,水中耗氧而又得不到較多補充,造成水體缺氧,引發魚類“泛塘”。長時間暗熱后突降暴雨使水體表面溫度劇降,而底部溫度仍然較高,造成上下水層對流,使底層含氧低的水和有機質帶到水面,加速有機質分解,消耗水中氧氣,同時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氫和氨氣等有害物質,而引起魚類“泛塘”,尤其在傍晚或夜間降雨,第2天早上就會出現嚴重的“泛塘”。秋季白天氣溫較高,晚上氣溫較低,水蒸汽冷凝形成的濃霧阻礙氣體對流交換,使水體缺氧而造成魚類“泛塘”.因氣候變化引起的“泛塘”,就要酌情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及早預防。如充水,開增氧機,撤增氧劑等效果都十分明顯。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急救。
2.過量施用有機肥引起的“泛塘”
這類“泛塘”一般發生在施用有機肥2~4天后;氣溫高,水體淺,發生可早一些,重一些;氣溫低、水體深、發生遲一些。這類“泛塘”的特點是全天都有浮頭和死魚。原因是過量施用有機肥,造成有機質分解耗氧引起缺氧和氨中毒。預防措施是施肥要少量多次而且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質肥料。 這類“泛塘”,員有效的急救措施是采用絮凝法,使有機顆粒凝結成絮狀物而沉淀,減少有機物的分解耗氧。能起絮凝作用的物質主要有白粘土和硫酸鉀鋁,每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可用1.5~3.0千克,全池均勻潑灑;同時使用過氧化鈣增氧劑以補充水體氧氣。
3.飼料投喂過多引起的“泛塘”
如果魚飼料投喂過多,魚生長過快,體內的含水量高,對低氧的忍受能力差,就容易因缺氧“泛塘”。這類“泛塘”的主要特點是專死某種吃食性魚類,如鯉魚、草魚、育魚、編魚及專養的特種魚類,在天氣變化時,會突然發生。 防治措施,是“以防為主”,堅持“四定”,即定時、定量、定位、定質投餌。遇到天氣變化,氣壓較低時,晚餐少喂或不喂。草魚在5~6月份不要投喂過多,如發生“泛塘”,應立即停食,一般停食2~3天后就可恢復正常。
4.用藥不當引起的“泛塘”
常見的硫酸銅,含氯消毒劑如漂白楊、強氯稿、二氧化氯等用量用法不當均會引起中毒性“泛塘”。這類“泛塘”的癥狀是施藥后2小時左右全池魚開始騷動不安,浮出水面的死魚頭部多有泥漬印。 硫酸銅是一種常用的魚藥,主要是防治細菌性魚病和袍子蟲。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⑦水過清不能用藥,因為硫酸銅屑重金屬鹽,沒有浮游生物和有機質吸附緩沖,直接作用于魚鰓組織,會使蛋白質凝固致使魚類呼吸困難而死亡。②水過深不能用藥。硫酸銅,一般都潑施在水面,水過深會出現表面濃度過高而一時難以迅速擴散,而引起中毒。②早晨不能用藥。硫酸銅在高溫時對魚體的毒性加強,所以早晨用藥,在當時是安全的,但到中午氣溫水溫升高后,藥性就會增強,造成色類中毒死亡。④高溫時不能用藥。7。8月中午氣溫高達37~38攝氏度,水體表面溫度達到40~50攝氏度,硫酸銅對魚類的毒性會大大增加。含氯消毒劑中毒引起的“泛塘”與硫酸銅中毒相類似,只是持續的時間較短。
預防措施:⑦用藥前要對水體進行準確的計算,按水體容量適量用藥。②早晨禁止使用含氯消毒劑。⑦魚浮頭時嚴禁用藥。④正午高溫時不能用藥。 一旦發現“泛塘”,應立即采取措施:迅速沖水,沖淡藥液;全池潑灑泥漿,吸附水中藥物,減輕中毒s含氯消毒劑過量還可以用硫代硫酸鈉(大蘇打)進行消氯,用量為每立方米水體2克。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