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在當前情況下,做好水產養殖工作,使漁業生產有一個良好開端,是每年水產養殖首先考慮的大事。就一般養殖技術來講,應著重把握好以下關鍵環節:
抓好池塘消毒工作 開春后進行池塘徹底消毒,是養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應給予高度重視。生產中常采用生石灰消毒,主要優越性表現在:1.能消滅多種病原菌及有害生物。生石灰經水溶化后,變成強堿性溶液,能殺死殘留在池塘中的雜魚、昆蟲、螞蟥、清泥苔、水網藻和一些較柔弱的水生植物,以及殺滅寄生蟲、病原菌等,因此除菌效果特別好。2.改良水環境。生石灰能中和有機物分解的酸離子,降低二氧化碳含量,使水體呈現魚類比較適宜的微堿性環境。絕大多數情況下,魚生病時水體常呈偏酸性。所以養殖過程中定期施用生石灰調節水質,以保持水體堿性環境,也可減少魚病的發生。3.有利于魚類生長。生石灰中的鈣離子對魚類骨骼生長有利,同時還能置換淤泥中的氮、磷、鉀元素,是浮游生物生長、繁殖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使用生石灰消毒的具體方法:池塘修整結束后,在放魚兩個星期前后的晴天進行消毒。池中留有5~10厘米深積水,池底周邊挖幾個小坑,每畝使用生石灰60~75公斤,化漿后全池遍撒。用量可根據塘中底泥的多少而有所增減。施用后攪動水體效果更好,消毒時不留周邊死角。
制訂合理放養方案 魚種放養的個體大小、密度及搭配品種,主要與自身管理水平、喂養方式、出池時間及商品魚的要求規格等有直接關系。掌握要點:同一批魚要求盡量整齊(輪捕輪放除外),還要有適宜的密度,品種搭配要合理。主養魚與配養魚食性不一,以充分利用水體空間和餌料資源。特別是主養吃食性魚類,塘中一定要搭配花、白鰱魚,以調控水質。也可以考慮放少量兇猛魚類吃食池塘中野雜小魚,但要記錄數量,最后出塘時一并捕出。
嚴把品種質量關有兩種含義:一是要求是良種,全國良種評委會推薦養殖魚類,其經濟性狀優良、生長快、品質好;二是要求魚苗體質健壯、無病害、體表無損、游動能力強。
放養魚種注意事項
1.苗種運輸 春天也是投放魚苗的季節,魚苗的異地運輸成為淡水養殖生產的重要環節。運輸要安全、高效,應保證和提高運輸成活率。運輸苗種時應注意運輸前制定周密的運輸計劃,準備好裝卸、起運、消毒工具和藥物。運輸密度要根據魚的種類、規格、水溫、水質、運輸時間、運輸方法和供氧設備等綜合確定。宜選擇氣溫較低的晴天運輸魚種,起運前對魚應停喂。
2.放養前準備工作 魚苗下塘前應先檢查清塘后藥效是否已過,早春水溫低、毒性消失慢,應提前取水放實驗魚測試。
3.注意溫差 下塘時注意裝魚苗容器的水與池塘水溫差不要過大,避免產生應激反應,特別是小規格魚苗,容易造成死亡。
4.消毒 實踐證明,對外購魚苗實施及時消毒,可有效防止魚病發生。早春溫度低,魚苗在起運、裝卸中難免有創傷,如不及時消毒容易得霉病。消毒時要注意3點:①藥物要現配現用;②藥物劑量要準確,避免藥量不足或用藥過量;③浸洗時間要適當,發現魚種有忍耐不住現象時,應立即加水或放入塘內。
加強管理 1.喂養。開春后天氣變化無常,溫度時高時低,應注意適時調整飼料投喂量。2.調水。隨著天氣漸暖,溫度回升,要不斷加水,提高水位。3.增氧。人們往往認為,七八九月份池塘才會缺氧,塘內架增氧機較晚。多數情況下,漁農在五六月份池塘有明顯缺氧跡象時才架設,這樣有風險,特別是高產池塘。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