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魚苗、魚種培育
1.水泥池培育
池子面積10-20平方米,水深20-30厘米。如在原池一直培育到3厘米后才捕撈,每平方米可放魚苗1500-2000尾,一般培育15天可達到出池規格;若每平方米放養5000-10000尾,培育1周以后,待魚苗長至1。5-2厘米時,就應分稀培育,將密度減少至每平方米1500-2000尾。
魚苗培育期間,以浮游動物為主要餌料,餌料可以從成于塘中撈取,也可專塘培育。喂魚前需經過密網過濾,以免將敵害帶入魚池。使用蛋黃和飼料粉投喂容易污染水質,效果欠佳。同時要控制好水質,經常換水,保持良好水質。
2.池塘培育
池塘面積為0.3-1畝,水深1米左右,經過清塘消毒,施放基肥,培肥水質后,每畝放養魚苗15-20萬尾。魚苗下塘后,應及時追肥,保持池水的肥度,追肥要以少量多次為原則,同時,還可配合投喂一些花生麩、魚粉、米糠等粉末飼料。日常管理工作與家魚培育相同。經過15-20天的培育,魚苗長至3厘米以上,即可分塘。
成魚養殖
通常一年可養兩造魚,頭一造3-4月放種,經3-4個月飼養,到7-8月收獲,尾重可達200-300克;第二造7-9月放種,經5-6個月飼養,直到翌年2-3月份才收獲,尾重可達400-450克。每平方米產量為5-7公斤,折合畝產3000-4000公斤。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養殖方式。
1.水泥池或小土池精養 水泥池的面積10-20平方米,水深0.8-1米。土池面積20-10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每平方米可放3-5厘米的魚種50尾,魚種規格要盡量一致,以免互相殘殺。以小雜魚和家畜、家禽的內臟等動物性飼料為主,并配合投喂一些商品飼料。每天投喂兩次,飼料應投在臺上,這樣便于清除殘餌,減輕水質污染。平時應經常更換池水,保持水質清新。
2.池塘純養 池塘面積0.5-2畝,水深1-2米為宜,塘基要堅實,池埂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無滲漏。魚種放養前應先清塘消毒,培肥水質。魚種規格力求整齊,最好達到5厘米以上,每畝放養密度為3000-4000尾。應以動物性飼料為主,適當投喂一些植物性飼料,同時,還可適當施肥,使池水保持一定的肥度。平時應注意水質變化,防止水質過肥,要經常換水和沖注新水,雨天要做好防逃工作。日常管理工作與家魚相同。經過3個月的飼養,一般尾重可達0.4-0.5公斤,此時可進行捕大留小,或全池收獲。清塘后再放養第二批魚種。
3.成魚塘混養 計劃混養胡子鯰的池塘,不能再放養其他肉食性魚類,應在家魚種下塘幾個月后,到7-8月份才放養鯰魚種,這樣就不會影響四大家魚等魚類生長。一般要求下塘的鯰魚種應達到5-10厘米以上。每畝放養密100-200尾。平時不需另給鯰魚投喂飼料,仍按四大家魚的飼養管理方法養殖,鯰魚可在池塘中攝食小雜魚和部分人工飼料。到年底干塘時,鯰魚一般可長到0.5-1公斤。
魚病防治
胡子鯰飼養期間,常見魚病有氣泡病、腸炎病、小瓜蟲病、水霉病、黑體病、車輪蟲病、三代蟲病。為防治魚病,可經常用漂白粉、生石灰等藥物對食場進行消毒。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