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丁魚歲是原產于歐洲、西值(伯)利亞和高加索地區(qū)的淡水經濟魚類,該魚適溫范圍廣、耐低氧、雜食性、易飼養(yǎng),深受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大。為滿足全國尤其是廣東地區(qū)的養(yǎng)殖戶對丁魚歲 苗種的需求,2002年我站在多年試驗的基礎上,在新疆五家渠市試驗基地進行規(guī)模化丁魚歲苗種繁育試驗,其中一批次成功繁育丁魚歲水花魚苗170萬尾。現將試驗總結如下:
1 親魚培育
1.1 親魚池準備及親魚放養(yǎng)
當春季池塘冰融化后(3月底),用生石灰清塘,池塘面積4~5畝。曬塘一周后,加水70 cm左右,約一周后,按每畝200尾的密度將親魚從越冬池中捕出進行分稀放養(yǎng)。20 d后開始緩慢將水加至池塘最高水位,約1.5~1.7 m,直到催產為止。原則上不可一次性大量加水,以保持水位穩(wěn)定,水位變化過大易引起個別親魚提前產卵,導致催產效果差。
1.2 親魚投喂
親魚分池后水溫達到13℃時開始對親魚進行投飼培育。餌料應營養(yǎng)全面,富含維生素及礦物,粗蛋白含量達40%。每日投飼兩次,日投餌率1%~2%。同時培肥水質,提高底棲生物如搖蚊幼蟲、水蚯蚓的池塘生物量,增加親魚對天然餌料的攝入量,促進親魚卵巢的發(fā)育。
1.3 加強管理
(1)定時巡塘: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檢查親魚攝食情況及池塘水質變化。
(2)測定溶氧和水溫:每天測定兩次,做好記錄。池塘溶氧不得低于4 mg/L。當水溫升至18℃時,此時個別親魚已接近性成熟,盡量少加水以免引起親魚部分產卵。水溫達到22℃時,勤觀察,檢查親魚成熟度,觀察親魚是否有追逐現象。如發(fā)現有親魚相互追逐,應及時捕撈進行催產。
2 人工繁殖
2. 1 產卵池的準備
催產在溫室水泥池中進行,產卵池為長方形,面積30 m²。(1)先將水泥池清洗干凈,再加入經曝曬的水溫為22-24℃的機井水至1 m深。(2)準備好充氧風機及管道,以備產卵期間增氧,保證產卵池溶氧在4 mg/L以上。(3)魚巢布置。用40-60目篩絹制成20-40 cm網片,6-7片串成一排放于水中,每池掛3排,誘導產卵。(4)用0.3-0.5 mg/L敵百蟲潑灑孵化池,以防可能產生的天敵。
2. 2 催產
6月13日,池塘水溫穩(wěn)定在22℃時,開始進行親魚催產。將3齡以上、尾重500 g以上的丁魚歲 親魚150組,捕出后直接放入6個產卵池,每池放 25組,雌雄比1:1。選擇的親魚應體質健壯、成熟度好。雌魚腹部圓而大,輕微擠壓有卵粒流出,雄魚離水精液有自流現象。催產時間選擇在中午 11:00-13:00。用LRH-A2或LRH-A2與DOM制成混合催產制劑,現配現用。按每公斤親魚 LRH-A2 2-3µg、DOM 2-3 mg的劑量進行注射。效應時間約15 h,產卵時間約2-3 h。經測算每公斤雌魚產卵2.5萬粒,約占雌魚懷卵量的1/4-1/5。親魚產卵期間應減少干擾,保持安靜。產卵期間水溫應保持在22-24℃,溶氧保持在4 mg/L。產卵高峰過后,用網將親魚撈出。由于該魚魚卵粘性小,會沉于池底,可換一半池水進行原池孵化。
2.3 孵化
孵化期間根據室外發(fā)塘池準備情況和天氣情況,控制水溫在20-25℃。由于水溫控制不同。水花平游時間需要5-8 d的時間。水溫的高低與需孵化時間的長短密切相關,詳見表1,控制水溫可以保證水花魚苗適時下塘。孵化期間還應定期測定孵化池溶氧,使水中溶氧始終保持在5 mg/L以上,魚苗破膜時,溶氧應在6 mg/L以上。經6 d,孵化的水花魚苗完全平游出池。共出水花魚苗170萬尾,出苗率為87.6%。
表1 水溫與孵化時間的關系
水溫(℃) 需孵化時間(d)
20 ~ 22 7 ~ 8
22 ~ 23 6 ~ 7
24 ~ 25 5 ~ 6
3 注意事項
3.1 丁魚歲是典型的多次產卵型魚類,從5月上旬水溫達18℃時就有部分親魚開始產卵,一直產卵到6月中下旬,持續(xù)時間較長。而真正批量產卵的時間是在水溫達到22℃以后,因此,掌握好產卵時間十分重要,不可操之過急。同時,親魚成熟度的好壞也是丁魚歲人工繁殖成功與否的關鍵。丁魚歲對飼料營養(yǎng)的要求較高,若營養(yǎng)差,卵子發(fā)育不同步,在產卵期,達到V期的卵子數量少,會影響催產效果;若營養(yǎng)好,卵子發(fā)育整齊,進入產卵期,達到V期的卵數量多,可保證正常催產。因此,在培育期間應保證親魚有足夠的天然餌料,精心培育,以提高親魚的成熟度。
3.2 由于該魚魚卵粘性小,產出的卵僅有少數附著在魚巢上(魚巢僅起誘導產卵的作用),絕大多數卵沉于池底,或粘附池壁,因此在孵化過程中應保持池底、池壁干凈,尤其應保持池底水質良好、溶氧豐富,這是水泥池靜水孵化丁魚歲成功的關鍵。
3.3 丁魚歲 魚苗破膜時間隨孵化水溫的不同需 3-5 d的時間,魚苗破膜后至平游的時間也隨溫度的不同需3-5 d,這點與鯉、鯽魚不同。破膜后的丁魚歲魚苗較嫩也較弱,這段時間應加強管理,根據發(fā)塘池準備情況,通過水溫來控制魚苗平游時間,使魚苗適時下塘,以提高魚苗的發(fā)塘率。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