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生物學特性
1、形體特征:淡水白鯧的體型似海水鯧魚。呈卵圓型,側扁,頭部小,頭長與頭高相等?谥形唬禽^鈍。成魚的體色鮮艷,紅鰭,白身,黑尾,淺藍色斑紋。上頜具有切割型呈指狀的牙齒二行。腮細長,腹棱自胸鰭 基點直達肛門,并有齒狀突起。背部尾鰭基點處有一脂鰭。
2、生態環境:淡水白鯧不耐低溫。11℃時出現休克,12℃以上活動正常,其適溫范圍12~35℃,最佳生長溫度28~30℃,淡水白鯧喜歡微酸性或中 性水,PH值6.5-7.4。
3、生活習性和食性;淡水白鯧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層,喜群居和群游。雜食性,易捕撈。魚苗階段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如單孢藻、輪蟲、水蚤、 枝角類,魚種階段可投喂植物碎屑及人工配合飼料。淡水白鯧魚的攝食 過程屬于吞食性的方式。
4、生長與發育:通常5厘米的魚種,飼養3個月,體重1000克左右。成魚個體在1500克以后,生長減慢。性成熟年齡為3齡。
二、成魚養殖
1、池塘條件:面積以5~10畝為宜,蓄水深度l.5米以上,投放魚種前15 天,用茶麩30~40公斤/畝或生石灰60~75公斤/畝全池潑灑清塘。
2、放養密度:畝放養3厘米左右的淡水白鯧夏花魚種1500尾,搭配鰱、鳙、 鯉、鯽等150尾左右。
3、日常管理:
(l)、魚種入池后的半月內,每畝每天用1.5~2kg黃豆浸泡磨成的漿潑灑投 喂,后半個月用2~2.5kg/畝的花生餅等浸泡投喂,一個月后長至 12-13厘米, 12~15克。
(2)、魚種長至12~15克后,改投菜籽餅、糠餅或鴨飼料、魚用飼料等,采 取定點投喂,其投餌占魚體重比例如下:10~20克魚種為6-9%,20~50克魚 種為5-7%,50~100克魚種為4-6%,100克以上時為2-4%。
(3)、及時加注新水,調節水質,向池塘加注新水可增加水中含氧量,保持 優良水質,加速魚的生長,一般每半個月注水一次,天氣干旱時,應增加注 水次數。
(4)、勤巡塘,適時了解魚的生長情況,天氣悶熱、突變時,注意防止泛塘, 控制投喂量。
(5)、飼料來源:淡水白鰻對飼料的要求不高,粗蛋白在25%以上即可,各 地可根據情況選擇花生餅、菜籽餅、糠餅 、酒糟、麥麩,最好混合投喂,也 可選用畜禽飼料糞便或全價配合飼料。
三、越冬保種與疾病防治
并塘前應停食3-4天,水溫在20℃以上,并消毒。用高錳酸鉀30ppm藥浴 30~40分鐘,或0.2PPm亞甲基藍藥治10-15分鐘,入池后2-3 天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和劑或食鹽水溶液全池遍灑,以防水霉病和斜管蟲病。越冬池與培育池水溫相差不能超過 3℃。水溫低于 16℃時起捕的魚不能越冬保種。種苗進池10天內,靜水越冬池每天必需更換池水一次,換水量以30%-50%為宜,但要注意池水溫度。飼料投喂;4-5天內,每日兩次,投餌量為其體重的1%。同時投喂一些新鮮 的菜葉、瓜皮或浮萍等。越冬期間,投餌量應少量多次。 疾病防治:當水溫在15-20℃時,幼魚易患小瓜蟲病、白皮病、三代蟲病、指環蟲病等。
l、小瓜蟲病:入池前發現用用干辣椒粉煮后全池遍灑 ,用量0.38-0.75m3,每日一次,連續3天。注意不能使用硫酸亞銅與硫酸亞鐵合劑,會加重病情。
2、白皮病:魚體受傷所致。用1ppm漂白粉(含氯20%以上)全池遍灑,每天一 次,連續三天。或25ppm土霉素浸浴30分鐘。
3、細菌性爛鰓。憾ㄆ谟闷追蹝齑,每半月用lppm 漂白粉全池潑灑一次, 以此預防。
4、水霉。河0.1ppm亞甲基藍全池遍灑,每天一次,連續兩天或3%-4%食鹽水浸透分鐘。
5、車輪蟲病、斜管蟲。河1.2-1.5pm硫酸銅與硫酸亞鐵(5:2)合劑全池遍灑。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