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炎夏季節,草魚因飼養管理不善,容易發生赤皮病、爛鰓病和腸炎3種病害。若防治不及時,會使草魚造成死亡,導致嚴重減產。下面介紹這3種草魚病害的有效防治方法:
赤皮病 俗稱脫鱗癥,是被赤皮病菌侵染所致,病魚體表兩側及腹部出血發炎,鱗片松離或脫落,出現塊狀紅斑,鰭條破裂腐爛,魚體瘦弱,時常獨游水面,行動遲緩。治療方法:1.每畝水面用切碎的苦楝樹葉7.5公斤、辣蓼5公斤加水適量熬成15公斤濃液,再加入食鹽1.5公斤潑于塘內,每天1次,連續3天。2.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1.5克全池潑灑,或在經常投放草料的地方掛3只~4只盛有150克漂白粉的袋,每天換1次,連續3天。
爛鰓病 是爛鰓細菌侵入魚鰓而引起的病害。病魚鰓絲腐爛、發白、粘液多,并附有泥污,嚴重時鰓蓋內表皮部分爛去,體色變黑。治療方法:1.每畝水面用馬尾松枝葉15公斤、絲瓜葉2.5公斤,扎成數把,插于魚塘中。2.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兌水全池潑灑。
腸炎病 是因投料不定時定量,使草魚時飽時饑,或在餌料不適的情況下,造成草魚抗病力減弱,腸管受傷,以致病菌侵入而引起患病。病魚常在塘邊或水面離群獨游,行動遲緩,肛門紅腫突出。輕壓病魚腹部,會有乳黃色膿血狀粘液從肛門流出;解剖其腸道,可見腸壁發炎充血。防治方法:1.每50公斤草魚用大蒜頭0.5公斤,將其搗爛與木薯粉拌和,加食鹽150克,拌于草料上,放在餌料臺上投喂,每天1次,連續3次。2.適當投喂生姜葉、大葉桉葉、紫蘇或洋蔥葉等,便可以預防。3.用松毛制成粉混餌料,比例占3%~5%,也可防治腸炎病。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