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年來,一些地方采用小體積,高密度網箱養魚技術,畝產商品魚均在1噸以上,不僅使水面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獲得了養魚的高產高效,現將該項技術介紹如下:
1 網箱的結構和制作要求 網箱體積以3~8米3為佳,箱內水深應為1~1.5米。體積超過4米3,網箱形狀以長方形為佳。一般放養成魚的網箱最小網目為2~2.5厘米。
小網箱由上框架、箱蓋、餌料管、網箱體、下框架、食臺組成。上框架用竹、木等浮性材料制成,稍大于網箱口。下框架用4~6毫米圓鋼或有一定沉降力的條形材料制成,可用網箱縫于箱底。箱蓋使用不透明材料,防止食魚鳥或其它食肉動物捕食并避免陽光直射。餌料管固定在箱中央,用7~10厘米的竹管或塑料管制成,底口離箱底15厘米為宜,另一端露出網箱蓋10厘米左右。食臺縫制在網箱內底部,用聚乙烯網制成,四周邊高10~15厘米,縫制時以不使魚鉆入夾層為好。
2 魚種放養與網箱設置 一般最低放養密度為80尾/米3,最高放養量隨環境質量等因素而定。用下列公式確定放養量:
放養量(尾)=計劃起捕時的魚產量(千克)/起捕時魚體的平均重(千克/尾)÷成活率
起捕時魚體的平均重根據市場上市價格較高的規格而定。為提高餌料利用率,飼料以顆粒料為佳。
網箱設置時箱與箱底之間距離應不小于2米,另外箱底至少應離水底30厘米以上,網箱上部應高出水面一部分。網箱中全部水體理想的交換時間是每次30~60秒,水體交換次數過多或過少,都會對魚造成不良影響。通常網箱應避免在靜水叉灣、激流、風口浪大處設置。
3 日常飼養管理 (1)采用小面積高密度網箱養魚,在放養后2~6天,出現少量死魚(100尾死2~3尾)是正常的。如果死魚和病魚出現的數量比較多,或者放養6~7天后出現死魚,則魚病現象是明顯的了,要及時采取措施。(2)對付生物淤塞,可通過養殖一些吃食有機生物體的普通鯉魚和羅非魚來防止。一般養殖網箱內放5~6尾/米3即可防止淤塞。(3)在湖泊和水庫中養殖,要特別注意水體的波動和降低以及網箱設置的牢固等。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