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河溝型水域小型網圍養魚,既不影響航道,又充分利用了水域資源,具有投資少、產量高、捕撈方便等優點。
一、水域的選擇網圍區應選擇在水面寬敞、河底平坦、水流平緩、常年平均水深在1.5米以上的地方,但要避開河道進出水口和航道。
二、網圍的設置網圍一般應沿岸設置。長方形網圍,長寬比為2∶1,面積以6000~7000平方米為宜。網圍由兩層墻網組成,內墻網應安裝雙石龍,主石龍與副石龍相距0.8~1米,副石龍向網圍內平鋪底部,并踩入泥中。同時在兩層墻網間設置食臺,并放少量顆粒飼料或安裝囊網,察看是否有魚游至食臺攝食,從而判斷有無逃魚現象。如果網圍內放養密度高,可將網圍分成數格,以減少魚群向一邊擁擠時對網衣的壓力,同時也可防止整個網圍出現逃魚現象。
三、魚種放養根據本地外蕩水質較清瘦、水體交換量大和水生植物及底棲生物豐富的特點,一般應以放養草魚、鳊魚為主,搭配鰱、鳙、鯉、鯽和青魚。為了確保放養的魚種能達到上市規格,要求魚種規格為:草魚每尾250~500克,鳊魚每尾50~100克,鰱、鳙魚每尾100~300克,鯉魚每尾100~150克,鯽魚每尾100克。各魚種的放養比例為:草魚40%~50%,鳊魚20%~30%,鯉、鯽魚10%~15%,鰱、鳙魚10%~15%,以及少量青魚,同時,還可套養2齡魚種。魚種一般在春節前放養。
四、飼料投喂采取兩頭精、中間青的形式投喂飼料。精飼料以投喂顆粒飼料及大麥為主,青飼料可選擇水面浮萍等。精飼料每日上午及下午各投喂1次。在投喂前大麥先用水浸泡5~10小時,并加入1%~2%食鹽。投喂時,除在全網圍區內撒投外,主要將飼料投放在沿岸平坦的硬底淺灘上。一般可在上午8~9時先投喂青飼料,然后再投喂精飼料。精飼料的投喂量以1小時內吃完為宜,青飼料則以當天能吃完為準。具體投喂量應根據當天的天氣及魚類攝食情況調整。7~9月份的投飼量應占全年投飼量的65%左右。11月份即可捕撈上市。
此外,平時要經常檢查網具是否破損,以防魚逃逸。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