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小瓜蟲病在春秋季時有發生,危害嚴重,現以一例供探討。
安徽市網箱養殖斑點叉尾綁今年5月發生病害,經診斷為小瓜蟲病,由于發現早,治療及時,很快得到控制。本文將發病情況及治療措施總結如下。
一、養殖基本情況
1、養殖環境 網箱設置于自然水域,水質清新無污染,透明度120厘米,pH7.0-7.2,水域內水生植物覆蓋率較高,浮游動物餌料豐富。
2、養殖生產情況 4月中旬從本地購進2萬尾規格50克/尾的斑點叉尾綁魚種分別以相同條件投放到10個網箱中,入箱前所有魚種用15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藥浴,網箱在魚種入箱前10天設置好,以便網衣在水中附著藻類,從而降低對魚種的操作;魚種入箱第二天開始馴化攝食,由于當時沒有顆粒飼料,采用豆餅投喂,一周后投喂斑點叉尾綁專用顆粒飼料,并添加了適量維生素。
3、發病情況 魚種入池第三天各箱均出現個別死亡現象,到4月底5月初出現集中死亡。
二、發病癥狀
根據對幾個網箱病魚進行診斷,發現發病魚規格在50克左右,其癥狀為:①病魚體質差,消瘦,反應遲鈍,緩游水面,喜溜箱邊。②病魚皮膚、鰭條上肉眼可見布滿小點狀白色囊泡,部分病魚眼角膜已變白,經鏡檢確診為小瓜蟲病,寄生嚴重的魚體表如同覆蓋一層灰白色的膜。③病情嚴重的魚鰓絲發白,且潰爛,黏液多,鏡檢鰓絲上附著大量硅藻。④解剖觀察,腸道內充滿透明液體或黃色黏液,腸管透明,未見食物。
三、治療方法
基于以上情況,我們采取了及時殺蟲、控制細菌感染的治療方案。①發現病魚及時撈出隔離治療,并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水體。②在彩用市售殺蟲藥物進行藥餌治療效果不佳情況下,采用中草藥治療,每箱用辣椒和生姜按2:1比例煮水潑灑,每畝采用干辣椒1000克、生姜500克煎煮成20千克汁水潑灑,連續三天,效果十分明顯。用藥量可根據病害的嚴重程度增減。③采用氯殺王治療爛鰓等細菌性疾病,每畝200克,每日一次,7天為一個療程,病情基本控制。
四、小結與討論
為防止病害發生,應挑選體質健壯、規格略大的魚種放養,運輸過程小心操作,防止魚體表受傷,盡量減少操作次數。魚種馴化攝食,營養一定要保障充分,斑點叉尾綁飼料蛋白質需求量為32%-35%,早期喂養不良,魚體質差會誘發疾病發生。
4月中旬放養魚種時間較遲,水溫已回升,病原體開始繁殖,而魚種經越冬后體質虛弱,體表極易受傷,病原生物容易乘虛而入使魚患病。而在3月份前放養,天氣涼爽,水溫較低,即使有部分魚種體表受傷,也因病原生物處于不活躍狀態而使魚種免受其害并有充分的時間恢復。待水溫回升時,魚種便可提早開食,很快進入生長期,增強了魚體抗病能力。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