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水中溶氧量降到不能滿足魚的生理需要時,魚因此浮于水面而張口吸取空氣,稱為浮頭。嚴重時可使全池魚死亡,稱之為泛池。一般發生在5-9月,因放養過密、水質過肥或天氣悶熱、氣溫上升、氣壓下降、水中含氧量最低時易于發生,時間多在凌晨。
鰱、鳙等需氧量較高的魚,甚至在半夜前就開始。魚若長時間浮頭,下腭會變得突出,背部色澤變淡。有時由于池底水溫高于表層(多由雷陣雨造成),引起上下水對流,池底腐殖質被翻起而消耗大量溶氧,造成水中缺氧。草魚、青魚、鰱、鳙通常在水中含氧1毫克/升左右時開始浮頭,低至0.4-0.6毫克/升就窒息死亡。預防泛池可在冬季干塘時,除去塘底過多的淤泥;天氣悶熱突變時,應減少投餌量,并加注新水或開動增氧機。嚴重浮頭時,要及時加水或采取機械、化學等增氧措施。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