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美國大口胭脂魚是北美洲的大型魚類之一,具有個體大、生長快、適溫廣、抗病力強、繁殖力高、易捕撈、肉質鮮美等特點,因而非常適宜于在我國養殖。該魚已在我國20多個省(市)和自治區推廣試養并獲得成功。目前,美國大口胭脂魚已成為我國水產養殖業的推廣新品種。
一、生物學特性
1、形態特征:
美國大口胭脂魚,體形呈紡錘型,側扁。全身披大鱗片,背部呈青灰色,腹部呈銀白色,與鯽魚很相似,背部鱗片能折射出淡金黃色的光澤,色彩鮮艷美麗。美國大口胭脂魚的頭比較團,吻較鈍。口裂較大,無須,無頜齒。眼中位,眼圈較大。眼前上方有鼻孔,前后鼻孔一對,由一瓣膜隔開。鰓孔較大,鰓膜不發達,側線平直完整,側中位,在尾柄部為較下位。尾柄高大于尾柄長,尾鰭叉形。
2、生活習性
美國大口胭脂魚是適溫范圍廣的魚類,能適應0-42℃水溫,最適水溫為18-31℃,在我國的廣大地區都能養殖,并可自然越冬。對鹽度也有一定的適應能力。根據試驗結果表明,夏花魚種對在10‰鹽度以下條件可以存活。美國大口胭脂魚抗低氧能力也較強,池養情況下,當溶氧量為1mg/l,美國大口胭脂魚仍不浮頭。
美國大口胭脂魚喜在中上層集群生活,魚種階段經常集群游動,攝食浮游生物和漂浮飼料。
美國大口胭脂魚易捕撈,一般2-3網起捕率在85%以上,3-4網基本捕盡。
3、食性:
美國大口胭脂魚是北美洲的大型淡水經濟魚類之一。原棲于江河、湖泊之中,以浮游生物為主要餌料。在仔魚期(0.7-1cm)時,以攝食浮游植物為主,如小球藻、裸藻等,同時攝食小型的浮游動物,如輪蟲等。當體長為1.5-2.5cm時,則以攝食浮游動物為主,如枝角類和橈足類等,也攝食底棲的水蚯蚓、搖蚊幼蟲等,到后期,可攝食人工投喂的魚粉、糠粉、蠶蛹粉、粉狀飼料及顆粒飼料等。
成魚階段主要食浮游動物枝角類、橈足類及蚯蚓幼蟲、水生昆蟲、軟體動物等。同時也攝食人工投飼的豆餅、菜餅、糠餅、魚粉等及人工顆粒飼料。
4、生長
美國大口胭脂魚是一種生長較快的魚類,據資料報導在美國原產地,1+齡魚可長到500克,2+齡魚可長到800-1500克,3+齡魚可長到2000克,在浙江淡水所引進試養以后的生長情況表明,在池養條件下,當年魚(即生長6個月時間),一般為100-150克,在人工強化培育條件下,當年(6個月)可達500-600克。個別最大的可長到1000克,二年魚可長到600-1000克,最大可以長到1400克。三年魚可長到1850-2000克。
5、生殖習性
美國大口胭脂魚的性成熟年齡與自然環境條件、所處緯度、水溫等條件密切相關。池養條件下,一般雌魚4齡成熟,雄魚3齡成熟,美國大口胭脂魚,屬一年一次性產卵的魚類,在天然水環境中,當水溫上升到15-16℃時,雌雄親魚選擇在水草豐富、水域寬廣的淺水區域產卵,產出的卵屬粘性卵,受精卵附于水草上,孵化成魚苗。
二、養殖技術
(一)人工繁殖
1、親魚培育
(1)親魚來源及年齡和規格
作為人工繁殖使用的美國大口胭脂魚的親魚可取自引進原種或自己繁殖的魚苗經養殖而成。其年齡在4齡以上,規格為1-2kg的魚。魚體健壯,體表完整,無創傷。
(2)池塘選擇
親魚培育池一般最好是池塘,面積2-3畝,水深為1-1.5米,注排水方便。
(3)親魚培育方式和放養密度。
親魚培育方式以專養為主,專養的放養量一般150-300尾/畝。
(4)飼養管理
專養:采取常年培育,重點抓好夏秋季越冬前的強化培育。采取以肥水培育浮游生物為主,同時輔投人工配合飼料。在日常管理中,主要做好水質控制,使水質保持“肥、活、嫩”;經常巡塘,檢查食臺觀察魚的吃食情況,以確定投飼量的多少;平時要注意魚體及活動情況,若發現異常,應及時查清原因,一旦發生病害,應及時防病消毒,確保親魚正常的生長和發育。
2、人工催產技術
(1)催產季節
美國大口胭脂魚的催產季節自始3月下旬-4月上旬,水溫一般在16-18℃即可摧產。
(2)成熟親魚的選擇
成熟的雄魚頭部、體部及尾柄部都有明顯的“追星”生成,手摸有粗糙感覺,用肉眼也可看到明顯的小白色“追星”,并可擠出精液。成熟的雌魚,其腹部膨大,有明顯的卵巢輪廓,其腹部均勻膨大,下腹部比較柔軟。生殖孔微紅稍突出。
(3)雌雄比例
人工催產自然產卵時,雌雄比例至少要達到1:1以上;人工催產人工授精時,可以相對減少雄魚數量,雌雄比可以3:2或4:2。
美國大口胭脂魚卵屬粘性卵,孵化時受精卵需脫粘,受精卵在水溫17-21℃情況下,經歷136h左右;在21-23℃情況下,96h左右出苗。魚苗孵出后,一般要經過4-5天,魚苗的游泳能力加強,孵黃囊基本消失,腸道通、鰾充氣,出現“腰點”并開始攝食,這時的魚苗可以運輸,或下塘進行夏花魚種培育。
(二)夏花魚種
美國大口胭脂魚魚種培育池面積以2-4畝為宜。
放養密度一般畝放10萬尾為宜,培育規格3-3.5cm左右的夏花魚種,一般需1個月左右的時間。
美國大口胭脂魚的夏花魚種培育,除了常規魚種培育技術之外,主要要掌握以下幾個方面技術環節。
(1)選擇好的天氣肥水下塘。
(2)前期主要用豆漿培育15-20天左右時間。
(3)當15-20天后,除豆漿培育外,適當施投粉狀飼料。
(4)魚苗下塘10-15天,應當注新水一次,15天之后,每星期注換水一次,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
(5)為了使美國大口胭脂魚的夏花魚種,適應長途運輸,提高運輸成活率和魚種放養成活率。夏花魚種必須經拉網鍛煉,否則,魚種運輸成活率不高,而且魚體鱗片易脫落、受傷,不利于魚種的放養。
(三)成魚養殖
1、主養
池塘面積以8-15畝為宜,3-4畝也可,其他池塘條件與親魚培育池相同。主養時放養密度600尾/畝,可搭養花白鰱、鯉魚、草魚150尾。美國大口胭脂魚放養規格60g/尾左右,鰱鳙規格以100g左右,鯉魚、草魚以60g左右為宜。
美國大口胭脂魚的日投飼量一般為魚體重的2-4%,還要根據魚的吃食情況以及天氣、水質、水溫情況靈活掌握。
在池塘日常管理中,要經常更換池水,保持清新水質。
2、混養
與羅氏沼蝦混養
經試驗表明,美國大口胭脂魚可以與羅氏沼蝦混養。2-3cm夏花魚種以每畝150-200尾的密度混養較為合適,在不另投飼料的情況下,經6個月養殖,畝產為75kg左右,平均規格為460g/尾,而羅氏蝦畝產為150kg左右,,規格14-16g/尾,基本不影響主養蝦的生長和產量。
(四)魚病防治
常見病:
1、鐵錨蟲寄生。主要與美國大口脂胭魚的鱗片比較松有關,加上經捕撈運輸的損傷,鱗片易脫落、出血,導致鐵錨蟲的寄生。目前,采用高錳酸鉀1ppm全池潑灑有較好防治效果。
2、“出血病”的發生。據“內陸水產”98年2期載文報導,有個別美國大口胭脂魚在飼養過程中,出現了“出血病”癥狀,并有死亡。采用“魚血康”藥物,按250g/300kg魚的用量,連續投喂3天,拌麥粉混勻全池潑灑。3天后再用0.3g/m3強氯精潑灑,以后停止死亡,體表充血現象也逐漸消失。
除上述兩種病癥外,尚未發現其他病害。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