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日韩国产另类,香蕉碰碰人人a久久动漫精品,久久久久成人亚洲精品,成人在线激情视频,海外加速器试用三天

首頁 | 水產新聞 | 獨家專題 | 漁商阿里 | 漁資團購 | 水產人才 | 市場行情 | 水產技術 | 對蝦網 | 會議展會 | 水產視頻 | 水產論壇

企業推廣

  • 資訊
  • 技術
  • 產品
  • 企業
  • 招聘

搜魚高級搜索對蝦  羅非魚  金鯧魚  草魚  石斑  泥鰍  黃鱔  海參  小龍蝦  鰻魚  大閘蟹  

中國水產論壇
當前位置:首頁 > 水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魚類 > 病害防治 > 正文

鰻魚的疾病防治

發布時間:2006/1/7 8:18:00  來源:  編輯:南方漁網  我來說兩句我來說兩句(0)
旺旺好漁資電商平臺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愛德華氏菌病

[病原]遲鈍愛德華氏菌。生長溫度12度-42度,PH值范圍5.5-9。在含鹽0-4%的范圍內均能生長。

[癥狀與診斷] 本病從癥狀和病理學特點來看,可分為肝臟型和腎臟型兩種。肝臟型癥狀:主要表現在鰻鱺前腹部腫大,充血或出血,腹壁肌肉壞死,皮膚軟化。嚴重時前腹部穿孔,肝臟露出。解剖觀察,可見肝臟腫大,有白色膿潰病灶。腎臟型癥狀主要表現為:肛門紅腫突出,肛門前后的腎臟部位腫大,肌肉壞死,皮膚充血,擠壓腹部有膿血流出。解剖觀察可見脾臟、腎臟腫大,有小膿潰病灶。在臨床診斷中,應抓住該病的典型癥狀。患本病的鰻魚,前腹部或肛門前后部位腫大,紅腫,皮膚軟化,肌肉壞死,甚至潰爛穿孔。

[流行與危害] 本病在日本、我國臺灣和東南沿海各省的養鰻場都有流行;危害較大。特別是白仔投喂“紅蟲”后一周左右最容易發生急性流行,引起大量死亡。

[預防與治療] 預防主要是加強飼養管理,注意經常清除殘餌和糞便污物,適當加大換水量,保持水質清潔,放養密度不要過大,投喂紅蟲要經過清洗和用呋喃唑酮(2002年國家已列為禁用藥物,請勿使用。這里僅作為史料敘述)消毒。(1)每噸鰻用魚服康B-II50克-100克,均勻混入餌料投喂,每天1次,連續3天-5天。(2)每噸鰻用磺 胺甲基異惡唑200克拌入餌料投喂,第二天后改用每天100克,連續喂5天。(3)每噸鰻用氯霉素50克混入餌料投喂,每天1次,連續3天。 

●細菌性爛鰓病

[病原]柱形屈繞桿菌。生長溫度5度-35度,最適溫度27度-28度;生長PH值范圍6。5-8。5,最適PH值為7。5左右。水體中含0。7%的食鹽即能抑制其生長。

[癥狀與診斷] 該病主要是引起鰓組織壞死。患病鰻魚在水面無力地游動,有時停在水流弱的角落或池邊。病鰻體色稍黑,外觀無特別明顯的癥狀。如用手指輕輕壓鰓 ,從鰓孔會流出帶紅色的粘性膿 汁。剪開鰓蓋,可見鰓絲從邊緣開始潰爛,鰓組織充血,淤血,粘液很多。病爛部位帶黃色,并粘有許多污泥雜物。嚴重時可見大部分鰓絲腐爛。診斷方法主要是觀察鰓組織有無腐爛壞死病灶。

[流行與危害] 本病流行季節較長,終年可見,但以夏季高水溫期較嚴重。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流行較廣。我國臺灣、福建、江蘇、浙江、廣東各地養鰻場都有流行。

[預防與治療] 本病與放養密度高,水中氧氣不足,投料過剩關系較大。現已發現柱形屈繞桿菌在鰻鱺配合餌料顆粒表面生長良好,所以,殘餌和餌料擴散,就會給病原菌的大量每殖提供有利條件。因此,預防此病,應特別注意投餌方法,避免投餌過量,并經常注意清除殘餌 ,保持水質清潔,增開水車,適當加大換水量,都是有效的防治措施。(1)用水體終濃度為2毫克/升-2。5毫克/升的呋喃唑酮(2002年國家已列為禁用藥物,請勿使用。這里僅作為史料敘述)全池潑灑,換水時需補充藥量,使濃度維持24小時以上。(2)以水體終濃度為2毫克/升-2。5毫克/升呋喃唑酮(2002年國家已列為禁用藥物,請勿使用。這里僅作為史料敘述)與25毫克/升-30毫克/升的福爾馬林同時全池潑灑。水肥用量偏高,水瘦用量偏低。

●爛尾病

[病原] 引起鰻鱺爛尾的病原菌有兩種:一種是柱形屈繞桿菌,另一種是點狀產氣單胞某些菌。爛尾病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除病原菌外,還與鰻魚受損傷、水質惡化、飼養管理不善有密切關系。

[癥狀與診斷] 病魚尾柄部、軀干部或頭部皮膚潰爛,壞死脫落,嚴重者潰爛深入到肌肉層,有的病鰻吻端潰爛。該病往往與水霉病、肝腎病并發。在低溫多雨季節,潰爛部位很容易長水霉。爛尾部繼續發展則可導致細菌性敗血癥,各臟器均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著的特征:一是脖頸腫大,但不發紅;二是胃腸道有凝固的血塊或毫無血色。

[流行與危害] 該病是我國養殖鰻鱺的常見病,在我國東南沿海各省的養鰻場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夏季高溫季節,選別等操作,造成皮膚損傷、鰻魚粘流脫落時,最容易發生爛尾病。

[預防與治療](1)過池、選別中操作要細心,盡量避免鰻魚受損傷。過池時要注意魚體和池塘消毒,防止感染。(2)用4%-5%的食鹽洗浴1分鐘-2分鐘,對爛尾病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紅鰭病

[病原]系嗜水產氣單胞桿菌。生長溫度范圍為5度-40度,最適濕度8度;在PH6-11范圍內都能生長,最適PH值為7.2-7.4。在濃度不超過4%的食鹽溶液環境中均能生長,而最適鹽濃度為0.5%。

[癥狀與診斷] 病鰻最初表現為食欲不振,隨后在水面離群漫游或依靠池壁或停在餌料臺不動。病鰻臀鰭、胸鰭、尾鰭等充血發紅,腹部或體側皮膚充血,紅門紅腫。嚴重時,在腹部、體側等部位可見出血斑塊。有時頭部、軀干、尾部皮膚會出現局部壞死或感染水霉。解剖觀察,腸道充血發紅明顯可見。病原菌在腸道大量繁殖,所產生的毒素首先引起腸道炎癥,然后侵入血液引起全身癥狀。病程發展到一定程度,病菌由腸道侵入血液成為敗血癥。

[流行與危害] 紅鰭病是一種常見病,也有暴發性流行,危害嚴重。它主要在露天池流行,各種規格的鰻魚都可得這種病。在春季水溫上升期、秋季水溫下降期以及天氣不穩定的梅雨期,容易發生和流行,一般在高水溫期發生流行的情況較少。

[預防與治療](1)每噸鰻用磺胺甲異惡唑,或磺胺增效劑150克-200克拌入餌料投喂,第2天后每天100克,連續投喂5天。(2)每噸鰻每天用鹽酸土霉素或四環素100克混入餌料投喂,連續5天。(3)每噸鰻每天用15克-20克的呋喃唑酮(2002年國家已列為禁用藥物,請勿使用。這里僅作為史料敘述)混入餌料投喂,連續5天。

●鰻鱺弧菌病

[病原]即鰻弧菌病。為革蘭氏陰性短桿菌,生長溫度為10度-35度,最適生長溫度25度左右;適宜生長的鹽濃度為1%左右。生長PH值為6-10,適宜生長PH值為8左右 .

[癥狀與診斷] 鰻鱺弧菌病主要癥狀是各鰭條出血發紅,肛門紅腫,軀干部皮膚褪色、糜爛或隆起。有的病魚體表出現出血性潰瘍。腸道通常有充血。肝臟腫大呈土黃色,有出血斑。診斷鰻鱺弧菌病單獨依靠觀察癥狀還很難判斷,必須采用血清學方法或通過病原的分離鑒定。

[流行與危害] 本病的發生與紅點病一樣,同池水中鹽度有密切關系,在完全用淡水養殖的鰻鱺中通常不人發生。鰻弧菌廣泛頒于沿岸海水和海底的是條件致病菌。鰻鱺弧菌病的發生和流行都有一定的誘因。如水質不良因素的強烈刺激、魚體受傷等。鰻弧菌主要是由種苗攜帶進入淡水養鰻場。

[預防與治療](1)預防接種鰻弧菌菌苗。(2)用氯霉素拌入飼料中投喂,每噸鰻每天用50克,連續用5天。(3)用鹽酸土霉素拌入飼料中投喂。每噸鰻每天用100克,連續用5天。

●紅點病

[病原] 為鰻敗血極毛桿菌。是革蘭氏陰性短桿菌,生長溫度范圍為5度-30度,適宜生長溫度15度-20度;生長PH值范圍5.3-9.7,適宜生長PH值7-9。本菌在淡水中一天內就會死亡,在海水中或稀釋海水中能存活200天以上。

[癥狀與診斷] 本病的主要癥狀是體表點狀出血。患病鰻魚的皮膚,特別是下顎、腹部或肛門周圍的皮膚,點狀出血最明顯、最多。病原菌侵入皮膚后在表皮基底膜和真皮層大量繁殖,引起毛細血管充血,因而導致滲出性出血和破裂性斑塊狀出血。此外還可見鰭條出血,肝臟淤血,脾臟褪色萎縮,腎臟萎縮,腸胃、腸系膜點狀出血。本病最明顯的特點是在體表有許多點狀出血,根據此特點可以作出診斷。

[流行與危害]本病發生于含鹽分的鰻池。流行時間是2月-8月和10月-11月,其中4月-5月是流行高峰。初春水溫10度以上開始發病,待遇水溫上升到25度時病勢減弱,盛夏時消失,到秋天水溫下降到25度以下時又會再次流行。

[預防與治療]紅點病在10度-25度時發生,因此,在溫室養鰻中,將水溫控制在26度-27度,可防止本病的發生。本病的發生與水中的含鹽量有關,所以對飼養在含鹽魚池中的鰻魚要特別注意。在不含鹽分的淡水中飼養,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要注意換掉用于鹽水浴的池水,并沖洗一兩次。本病的潛伏期長,病魚癥狀尚未表現出來,已失去食欲,所以口服藥治療難以奏效,可用水體終濃度2毫克/升的呋喃浴酮全池潑灑。

●鰻鱺開口病

[病原] 該病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它寄生于鰻鱺白細胞的細胞質內。該病毒可用鰻鱺性腺細胞培養,并能引起細胞病變。 

[癥狀與診斷] 病魚顱腔出血、口腔粘膜出血、頭部肌肉出血,淋巴細胞浸潤,口腔肌肉糜爛,口張開不能閉合,上、下頜充血、糜爛,上頜縮短,嚴重時下頜骨斷裂,口腔完全失去張閉能力。病情嚴重時可見肝臟充血,腫大,甚至出現潰瘍。病魚有時也表現鰭條充血。

[預防與治療]現在還無有效方法。

●歐洲鰻鱺夏季狂游癥

[病原] 發病原因還不清楚。有可能是由于對生活環境(例如水溫、光照、光質、餌料藥物刺激等)變化不適應,長時間的環境壓力,使魚體應急反應過度,導致機體生理功能失衡,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受損害,
抗病能力下降,最終引起歐洲鰻大量死亡。或者說主要是由于應急因子引起的繼發病性或和細菌性感染,造成歐鰻大量死亡。要完全弄發病原因,還有待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 

[癥狀與診斷] 發病初期,少量鰻魚在池邊進行不規則游動,游動無力,出現間隙性頭部抽動旋圍翻滾或作后退運動。幾天后大量鰻魚出現類似癥狀,頭部陣發性顫動,在水面狂游后很快死亡,剛死鰻魚呈僵直狀,嘴張開。病魚體表完整,但是下顎均有不同程度的潰瘍或充血。有些病魚口腔、臀鰭、尾部充血或有潰瘍。多數病魚鰓絲鮮紅、肝臟淡紅,部分病魚腎臟腫大。病鰻紅血球、血紅蛋白、血清氯離子顯著增高,而血液中尿素氮含量顯著下降,血清膽堿酯酶降低。目前,由于對該病還缺乏深入的了解,只能根據上述主要癥狀進行診斷。

[流行與危害] 本病是歐鰻引入亞洲養殖時而發生的一種危害嚴重的疾病,主要流行于夏季高溫期,從黑仔到成鰻都可發生。該病來勢猛,在一個星期內,發病死亡率高達90%以上,更甚者幾乎全部死亡。

[預防與治療] 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防治方法。這里僅提供如下預防措施:

(1)不要在夏季引進歐洲鰻種苗,避免高溫期對剛進苗種的壓力。據報道,歐洲鰻生長以20攝氏度水溫為宜,水溫由24攝氏度繼續上升對歐洲鰻很不利,應引起注意。
(2)注意保持鰻池水環境相對穩定、清潔,防止水質、水溫變化過大。
(3)在鰻池上定點設置遮光棚,避免強光直射。
(4)高溫期就控制投餌量,宜少不宜多。
(5)注意及時防治寄生蟲病及其他病害,魚體健康可增強應急反應能力。 

●水霉病

[病原] 鰻鱺水霉病由寄生水霉引起。水霉廣泛存在于水中,營腐生生活。它容易在病變和壞死的組織上生長和繁殖。當鰻魚受傷后,水霉孢子才能感染。對健康魚通常感染不上。

[癥狀與診斷] 觀察病魚可見其頭部、吻端、尾部、軀干或鰭條,有時也在鰓部有水霉寄生,并粘附有污泥和藻類,其狀如覆蓋棉絮。病鰻無力在水中游動,有時停在池邊淺灘不動。鰻苗因水霉寄生有時出現體形彎曲。皮膚潰爛,水霉菌絲可穿入肌肉,靠近結締組織。幼鰻頭部寄生水霉時,菌絲會侵入腦、心臟、血管、肝臟及其他主要器官,造成極大危害。

[流行與危害] 在露天池養鰻條件下,水霉病是危害嚴重的一種鰻病,每年都有流行。發病時間大多集中在3月-4月間,發病率約為30%-40%,發病池死亡率10%-30%。水霉病的發生受溫度影響較大,通常在水溫10-20度時發病,13-18度為發病最適溫度;水溫在20度以上時水霉病可自然痊愈,在10度以下或20度以上,鰻鱺幾乎不發生此病。水霉病對白仔和黑仔的危害尤其嚴重,一旦蔓延,死亡率相當高。

[預防與治療]預防:(1)徹底清塘。(2)鰻苗、鰻種的運輸、選別、過池要小心操作,防止鰻魚受傷。(3)鰻苗、鰻種進池前,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4%-5%的鹽水洗浴1分鐘-2分鐘。(4)溫室養殖。 治療:(1)每噸鰻每天200克長效磺胺,或100克鹽酸土霉素混入飼料中投喂,連續3天-7天。(2)水溫提高到25度-26度,并維持數天,能達到治療效果。

●白點病

[病原]病原為多子小瓜蟲。

[癥狀與診斷] 在病魚皮膚、鰭條或鰓瓣上,肉眼可見布滿許多小白點,故稱為“白點病”。病情嚴重時在病魚體表覆蓋一層白色薄膜。小瓜蟲寄生在鰓組織上,引起鰓小片受損,分泌粘液增多,蟲體周圍的鰓上皮細胞增生,有的鰓小片充血、出血或壞死。病魚反應遲鈍,游動緩慢,飄浮于水面,攝食不良。診斷是用顯微鏡檢查體表和鰓,看有無小瓜蟲來確定。

[流行與危害] 白點病在淡水魚、溯河性魚類和海水魚中均有流行。飼養在水族箱或水泥池中的魚往往容易發生此病,造成大量死亡。本病主要是危害鰻苗和小規格鰻種。流行季節為春末初冬,水溫15-20度的季節。

[預防與治療](1)生石灰徹底清塘可預防此病發生。(2)30毫克/升福爾馬林遍灑。(3)有條件時,可將水溫升高到26-30度,保持4天-7天,使蟲體從魚體上脫落下來,然后轉池飼養,對原池塘進行徹底消毒,具有良好的效果。 

●鰻鱺兩極蟲病

[病原]兩極蟲屬兩極科,兩極屬.目前已知寄生于鰻鱺屬的兩極蟲有7種.兩極蟲在魚體上受到某種物質的刺激,放出極絲,兩塊殼裂形,里面的孢質變成變形蟲狀體,以偽足移動,侵入寄主組織內開始發育,胞核經反復多次分裂最后形成孢子. 

[癥狀與診斷]兩極蟲主要寄生于鰻魚的皮膚,鰓,腎臟,引起皮膚病,鰓病和腎病.兩極蟲寄生于皮膚,在體表出現一些肉眼可見的白點狀隆起,所以也稱"白點病".嚴懲感染時,白點連成片,呈云霧狀覆蓋于兩側體表.兩極蟲寄生在鰓上,在鰓小片形成孢子囊.可引起鰓小片腫脹,彎曲變形,充血或貧血.

[流行與危害]兩極蟲病在日本鰻,歐洲鰻和北美鰻等均有發生.流行于我國臺灣,福建,江蘇,浙江,廣東等養鰻場.發病水溫為20度-30度.鰻鱺感染兩極蟲后雖不引起急性或批量死亡,但嚴重影響鰻魚的生長和商品價值.兩極蟲的感染率很高,一般達80%-90%.而且感染強度都比較大,主要寄生在鰓和腎臟.

[預防與治療]目前還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許多人認為用生石灰徹底清潔池塘有一定效果.發現病鰻應清除或隔離飼養,以防止擴散傳播。 

●鰻鱺匹里蟲病

[病原]為鰻匹里蟲.屬于微孢子蟲目.孢子小,構造也比較簡單,一個極囊. 

[癥狀與診斷]鰻匹里蟲寄生于魚體側肌肉中,營養體主要是在肌纖維間寄生,呈球形或卵形,外圍被宿主結締組織性薄膜所包圍,形成孢囊.孢子散布于肌肉組織內外.同時使周圍組織溶解,體表內陷,使兩側肌肉變性.呈現凹凸不平.所以該病可根據體側凹凸不平的癥狀作出初步診斷.

[流行與危害]溫室池的病鰻絕大部分是體重5克-50克左右的幼鰻.匹里蟲可經口或皮膚感染,感染后匹里蟲的發育受溫度的影響,它在15度以下不發育,在15度-30度之間,隨溫度升高發育加快.在25度下,感染后1個月幼鰻可出現明顯癥狀.

[預防與治療](1)池塘用生石灰徹底消毒.(2)病鰻禁止運輸,應就地銷毀,杜絕傳播.(3)每噸鰻每天用50毫克煙曲菌素拌入飼料投喂,連續投喂2 

●三代蟲病

[病原] 為三代蟲。寄生在鰻魚上的三代蟲有兩種:日本三代蟲和鰻鱺三代蟲。蟲體扁平,頭部前端有一對角形的、具有黏附能力的頭器,蟲體后端是帶錨鉤的固著盤。三代蟲為雌雄同體,營胎生生殖,在每一個蟲體內部可見一個橢圓形胎兒,有時在這個胎兒內,已經開始孕育著下一代胎兒,因此稱為三代蟲。三代蟲具有幼體繁殖的特點,剛生下的胎兒就已經具有成蟲的特征。三代蟲繁殖最適水溫為20度左右。 

[癥狀與診斷] 三代蟲寄生在鰻魚鰓上,其危害與偽指環蟲基本相同,錨鉤損傷鰓組織,引起鰓絲出血或淤血,并刺激上皮細胞增生、粘液細胞分泌過多的粘液,影響鰻魚呼吸。大量寄生會使鰻魚極度不安,狂奔急游,繼而攝食不良,游動遲緩,體質瘦弱致死。三代蟲病通常流行于4月-5月。

[預防與治療](1)徹底清塘。(2)用0。7毫克/升的甲苯咪唑(純品)全池潑灑。維持24小時后換水,1星期后再重復使用1次。(3)3毫克/升呋喃唑酮(2002年國家已列為禁用藥物,請勿使用。這里僅作為史料敘述)和30毫克/升福爾馬林全池潑灑。維持12小時后換水。 

●鰻居線蟲病

[病原] 為鰻居線蟲。寄生在鰻鱺鰾內的鰻居線蟲有三種:球狀鰻居線蟲,粗厚鰻居線蟲和澳洲鰻居線蟲。鰻居線蟲屬卵胎生,剛產出的幼蟲僅0.2毫米-0.35毫米,身上包有一層透明的表膜,尾部細長。 

[癥狀與診斷] 鰻居線蟲主要寄生于鰾腔以吸食鰻魚的血為生。感染線蟲的病鰻,攝食不良,生長受到影響。表現貧血,消瘦,體色較黑等體癥。病鰻鰾腫脹,內臟器官受壓迫,血流受阻礙,鰾組織發炎。病鰻浮大水面不易沉下,逐漸消瘦,終至死亡。嚴重感染會導致鰾壁破裂,線蟲進入腹腔,引起腹腔膜炎,導致鰻魚死亡。

[流行與危害] 鰻居線蟲病在我國臺灣、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省的養鰻場都有流行。本病感染率很高,大量死亡的病例一般很少。本病全年均有發生,但以6月-9月較多。

[預防與治療](1)石灰或漂白粉清塘,可殺來幼蟲和中間宿主,有預防作用。(2)用敵百蟲(90%的晶體)以1毫克/升的水體終濃度向全池潑灑,有較好的防治效果。(3)投喂抗菌藥物預防細菌感染。 

●鰻錨頭鳋病

[病原] 為鯉錨頭鳋。屬甲殼類,蟲體細長,分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背、腹角各一對,略呈錨形,故此得名

[癥狀與診斷] 錨頭鳋寄生在鰻魚的口腔,蟲體頭部深入下顎肌肉組織,引起口腔紅腫發炎,并有許多出血斑點,口腔內寄生大量錨頭鳋會使鰻針嘴不能閉合,影響攝食。錨頭鳋除給病鰻造成機械損傷外,主要是吸食鰻魚血液和體液,剝奪鰻魚的營養,造成鰻魚瘦弱,而且易于引發其他疾病。病魚持續浮頭,游動遲緩。

[流行與危害]本病流行于4月-11月,而以夏季為最甚。多見于100克以上大規格鰻魚,幼鰻極少發生。大量寄生 可造成鰻魚死亡。

[預防與治療]用水體終濃度為0.2毫克/升-0.5毫克/升的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每周1次,連續3次-4次,殺滅錨頭鳋的幼體。錨頭鳋幼體有弱趨光性。早晨和傍晚集中于水面,所以用藥時間以早晨和傍晚為好。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編輯:南方漁網 訪問人次:5774 關鍵字:,  >> 更多資訊進入水產新聞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發表評論
用戶昵稱:

評論內容:
滑動完成驗證:
 

品牌推廣

咨詢:0779-2029779

第十七屆農聘中國水產人才網絡招聘會

農聘-水產人才網

獵弧英雄

蝦青素

強肝

手機版水產門戶網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水產前沿廣告

海洋與漁業

圖文推薦

更多

最新病害防治

更多

紅法活體蝦青素

今日要聞

更多

熱點推薦

更多

關于我們 | 企業推廣

會員服務 | 網站動態

聯系方式 | 友情鏈接

付款方式 | 網站地圖

服務專線:0779-2029779

傳  真:0779-2030003

郵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響力的水產網站--水產門戶網

廣西南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桂ICP備1100174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桂B2-20050073

X

中國水產門戶網微信平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