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鱖蚌混養是將河蚌育珠和池塘養魚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生態漁業形式。實踐表明,鱖蚌混養每667平方米產鱖魚30公斤以上,收珍珠15公斤~20公斤,可獲純利3500~4000元。
一、養殖條件
鱖蚌混養池塘為標準的長方形土池若干口,水深2米左右。每口池設置增氧機1臺,水直接從外蕩提取,可隨時調節水質,另設置電動水泵1臺。名貴水產品鱖魚和三角帆蚌結合的魚蚌混養,可利用魚蚌不同食性,鱖魚吃食低值魚,用鱖魚的殘餌和排泄物培肥水質,有利于池塘浮游生物繁殖,而浮游生物成了三角帆蚌的天然餌料。
二、苗種放養
2月底,對每口池塘進行生石灰消毒、日光曝曬、施放有機肥,3月底每667平方米放養15厘米鳙魚種80尾,20厘米草魚種10尾,8厘米鯽魚種10尾。3~5月吊養半成品三角帆蚌1000只,同時放養當年插種的三角帆蚌600只。
另外,在一口0.67公頃的池塘放養異育銀鯽親魚100組,4月中旬育出2.5厘米的銀鯽魚苗700萬尾,作為鱖魚的餌料。5月中旬,在這口塘中放養規格為3厘米的鱖魚2萬尾;到6月底,鱖魚魚種規格為12厘米時,轉到魚蚌混養塘,每667平方米放養60尾,放養前魚體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
三、飼養管理
開始階段,在塘邊放鴨糞進行堆肥,每667平方米用量800公斤~1000公斤;以后每10天翻動1次,培養水中浮游生物,使蚌有足夠餌料;8~9月,按每667平方米2萬尾投放鯽魚夏花魚苗作鱖魚補充餌料,促進鱖魚生長。
鱖魚和三角帆蚌在夏季攝食旺盛、生長快、耗氧高,要重點掌握好餌料投放和水中的溶氧情況。每天每667平方米潑灑12.5公斤黃豆豆漿,并將豆渣喂魚。水泵房根據天氣、水質變化情況定期灌注或排水,養殖前2周每天換水;第3~4周,2~3天換水1次;后期每周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池塘總水量的1/4。
定期做好魚蚌消毒防病工作。三角帆蚌在放養前用濃度20×10E-6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25分鐘,消毒殺菌;鱖魚苗種放養前進行嚴格魚體消毒,確保成活率。放養后期每月施放1次生石灰和漂白粉,潑灑量為每667平方米15公斤生石灰和1公斤漂白粉,以防止魚蚌病害的發生并對蚌進行補鈣。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