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當前發生魚病仍是人為因素居多。這主要是由于魚農尚未完全從傳統養殖轉化到集約化養殖的要求上來。
其次,是由于魚農治病心切,不計后果所致。每當魚出現異常時,就大潑硫酸銅、敵百蟲、富氯等,并隨意加大用藥量,致使魚死亡。雖然有時也能控制住魚病的發生與流行,但同時也殺滅了分解魚糞、浮游生物尸體的有益微生物,間接增加了池水的污染。也有的急病亂投醫,消毒劑與抗菌劑不是一個廠家的,甚至同樣是防治細菌性病的藥物也來自好幾個廠家,使養魚池變成了實驗場。這樣治好了魚病也不知道是如何治好的,治壞了更不知何故。
再次,是魚農購餌料貪圖便宜。有些飼料廠家在魚料中大量添加激素和抗生素。這種餌料前期投喂時魚確實喜食,而且增長速度明顯,但使魚免疫系統遭到破壞,抗應激、抗病能力降低。這種魚抗缺氧能力差,運輸中易死亡,人食用后會對免疫生殖系統造成很大的損害。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