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大菱鲆(Reinharditushippoglossoicles)原產于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棲息于大西洋北部海域,是一種底棲性大型名貴比目魚類,我國于1992年引進大菱鲆進行人工養殖,由于養殖歷史較短,在這方面的研究工作還有待深入,有關病害防治的知識及研究工作處于探索積累中,病害防治常識往往被養殖者忽視。
大菱鲆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歡迎,發展前景極為看好。現就大菱鲆養殖的基本技術、條件要求、主要疾病的預防控制做簡單介小結如下。
一、苗種:大菱鲆苗種購入時體長要在5厘米以上,魚體色澤正常,有活力,無病害、畸形。
二、水溫:大菱鲆是冷水性魚類,養殖適宜水溫要求在10℃~20℃之間,14℃~17℃水溫為快速生長階段。
三、鹽度:大菱鲆養殖的適宜鹽度在20‰~32‰之間,25‰~30‰較為合適。
四、水質:大菱鲆養殖要求水質無污染,抽取地下海水可直接入養殖池使用,用外海水要進行過濾、殺菌。
五、用水量:根據對大菱鲆的養殖經驗,以流水養殖為好。每天換水量至少在5個以上循環,如果水量充足也可成倍增加。
六、生長速度:大菱鲆生長速度很快,正常情況下從體長5厘米小苗進養殖池計算,7個月即200余天可長到每尾體重500克左右,達到商品規格。
七、餌料:大菱鲆的主要餌料是以鮮雜小魚與魚粉、各種維生素及專用粉末飼料制成軟顆粒投喂,餌料越精細,生長效果越好。
八、餌料系數:大菱鲆習性集群臥底,平時很少游動,攝食量較小,餌料系數在1∶1~1∶1.5之間。
九、日投喂量:體重200克以內每天投喂3次~4次,體重200克以上每天投喂2次~3次,體重300克~400克以上每天投喂2次,每天投量應是魚體重的1.5%~2%。
十、提倡棚養。建溫室大棚養殖大菱鲆,投資少、效果好,冬季可保溫,夏季可遮陽,使棚內溫度保持涼爽,適合大菱鲆的生長。
十一、清池:大菱鲆養殖要求水質清潔無污染,池子應2天清掃一次,防止餌料和排泄物殘留導致細菌大量繁殖。
十二、藥浴:為防止病害隱患,要求每隔10天~12天對養殖魚進行藥浴,使用甲醛濃度為1∶6000~1∶5000,浸泡1.5小時~2小時。
十三、充氣:養殖池內應連續充氣,每3平方米~4平方米可使用一個氣石,特別是在藥浴期間,更要注意充氣。
十四、主要疾病及預防控制:
1.弧菌病:這是大菱鲆常見的細菌性疾病,癥狀表現于鰭充血、體表有淤斑、皮膚和肌肉組織出血或腸道發炎等,建議投喂海珍寶拌料進行預防控制,在配合飼料餌料中添加比例為4公斤/噸。
2.車輪蟲病:是常見的寄生原蟲,寄生于鰓部和體表,可用殺菌藥浸浴殺毒。
3.小瓜蟲病:常見寄生蟲病,由于大菱鲆喜底棲群集生活,其粗糙不平的表皮使其受小瓜蟲感染的機率增高。同時,養殖密度大,投餌過量,水質過于富營養化等均會引起該病發生,本病一般多發生于夏季,以防為主,加大換水量改善水質,強化飼料營養,增強親魚體質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建議使用免疫增強劑海珍寶,添加比例為每噸配合飼料添加3公斤,效果顯著;同時建議使用漁必得浸泡控制,增強親魚體質,濃度為2ppm。
4.細菌性敗血癥:病原由嗜水氣單胞菌,或多種細菌混和感染引起(有些病魚體表和鰓部有寄生蟲)。癥狀比較復雜,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繼發性細菌感染導致的暴發型疾病。
臨床表現:攝食下降,活動減弱,體色變黑,腹部膨脹,各鰭基部、口部鰓裂后部均有出血癥,病魚在水體中行動遲緩陣陣狂游;解剖檢查可見肝臟變成土黃色、白色。心、脾顏色暗紅;胃中無食、腸道有積水,腸壁變薄而透明,心、肝、脾細胞大量壞死,鰓蓋凹陷,鰓絲發白呈貧血癥,有的肛門微紅,大量壞死,并出現色素沉淀。病因:營養失衡。魚類正常生長及抗病免疫機能需各種營養物質作保障,某一種物質缺乏或過量均會造成相關機能紊亂失衡,從而導致免疫力下降是誘發該病的首要內在因素。水質原因及盲目用藥:高密度養殖中,飼料常常過量投喂,殘料及排泄物增多,往往在短時間內造成水體中有害物質劇增,加上大量施用各種藥物,使水體中致病物質殘留嚴重,形成了防治-用藥-殘留-發病-再用藥的惡性循環,從而嚴重污染了水質,造成了生態失衡,引起魚病暴發流行。
5.鏈球菌病:病魚眼球突出,眼周充血,鰓蓋內側充血發紅或劇烈出血。
預防方法:建議每噸全價配合飼料中添加2公斤海珍寶,對鏈球菌病預防控制效果較好。
6.假單胞菌病:病魚鰓蓋出血,鰭腐爛,體表形成含有膿血的癤瘡或潰瘍,易發于夏初到秋季。
防治方法:①保持適中養殖密度;②用海珍寶與飼料混合,添加比例為2~3公斤/噸
7.愛德華氏菌病:病魚腹部及兩側發生大面積膿瘍,膿瘍的邊緣出血,病灶因組織腐爛發出強烈的惡臭味,腹腔內嚴重積水,幼魚期發生較重。
防治方法:可用氟哌酸等抗菌藥物治療,但易產生抗藥性;建議用中草藥藥物防制效果較好。
8.滑走細菌病:病魚頭部、軀干、鰭等處都發紅出血,在發病后期引起皮膚潰瘍或尾鰭腐爛。低水溫期易發生此病。
防治方法:①復方新諾明拌料;②每天每公斤魚用漁必得拌料,連續投喂。
防治體會:①堅持預防為主方針;②早發現,早治療,防患于未然。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