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江蘇省射陽縣鹽場及周邊地區有十多萬畝精養魚塘,近幾年來,隨著養殖強度的加大,暴發性出血病也日益增多,給漁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本人結合多年來的工作實踐,參照《科學養魚》上曾介紹的方法,多次指導養殖戶防治魚病,發現治療暴發性出血病頗為有效。
暴發性出血病又稱細菌性出血病、敗血癥,是由魯克氏耶爾森氏菌、嗜水氣單胞菌、弧菌等病菌在不同時期感染發病,己成為多發常見病。具有病癥復雜(表現內臟和體表充血或無明顯癥狀)、流行期長(6~9月)、危害魚類多(各種淡水魚均可發病)、流行地域廣等特點,現將魚類發生敗血癥的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紹。
一、123用藥法
123用藥法是廣大漁業工作者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一種治病方法,適用于同一池塘各種魚類均患出血病的治療。該法是指鯽、鰱、鳙、鯉、魴、草魚等各種淡水魚類在同一養殖水體內同時暴發的出血病,治療時采取殺一次蟲、消二次毒、服三種內服藥,三天停止死魚的用藥程序及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1.第一天,殺一次蟲,停食。殺蟲藥為菌蟲殺手(氯氰菊酯乳液)或克暴威(辛硫磷溶液)0.02克/立方米加硫酸銅0.7克/立方米,全池潑灑。或0.2克/立方米魚用敵百蟲或強效殺蟲靈也可。
2.第二天消毒一次,第三天再消毒一次。可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富氯、強氯精、二氧化氯中的任一至兩種藥物進行全池遍灑,每次用量為0.2~0.3克/立方米。同日,拌藥餌投喂。
3.喂三種內服藥,連喂3~5天。每50千克飼料中拌大蒜素100克、魚復寧100克、魚血停100克。市場上有很多內服藥,應選用通過了獸藥GMP的生產廠家的藥品。
必須注意的是,發病和用藥期間,嚴格做到“三不要一穩定”:不可拉網起魚、不要大量加換水、不可施無機氮肥和施生石灰、保持池水穩定。進而達到讓魚靜養藥治,“無為而治”的目的。否則會出現魚類發生應激反應,池水氨氮增高、毒性增大等情況,造成病情加重、大批死魚的后果。
二、單用內服藥法
適用于只有鰱、鳙患出血病時的治療方法。射陽縣發陽水產養殖公司養殖大戶盧亞林(800畝水面)、孫四(20畝水面)的精養塘內均只用內服藥便治愈了花白鰱暴發性出血病。其方法如下。
1.用藥品種:四黃粉(黃芪、黃芩、黃柏、黃連)、敗血寧、魚復寧,以上藥物均為當地購買的漁藥廠家的制劑藥品,也可用其它滅菌內服藥代替,總之要有幾種藥劑合用即可。
2.用藥量及計算:將三種內服藥用面粉漿糊、麥麩做成藥餌進行投喂,面粉、麥麩用量按池中鰱、鳙存塘量的1%計算,藥量按麥麩、面粉重量的10%添加。如1畝水面,有鰱、鳙50千克,則需面粉、麥麩各半共計500克,四黃粉50克、魚血停50克、魚血寧50克。
3.藥餌配制:將藥物先與面粉拌勻,再加50~60℃適量溫水,調成漿糊。待冷卻后再加入麥麩,然后晾干,最后將晾干的藥餌用手捏碎。漿化是為了粘牢藥物,晾干后再粉碎是為了使藥均勻地漂浮在水面上。
4.投藥餌:在池塘上風處拋撒藥餌,無風時,全池遍撒,藥餌在水面上可保持較長漂浮時間,當鰱鳙通過鰓耙、鰓絲進行攝食、呼吸活動時,即可將藥餌粘附在鰓上,達到用藥的目的。
5.效果:連續用藥2~3天后,鰱、鳙出血病即可治愈,效果非常明顯。
6.體會:此法有三個關鍵點,一是內服藥要有2~3種殺菌藥物;二是用藥量要在廠家的說明用量上略微加大(內服殺蟲藥則不能加倍用),從而達到安全又效果顯著的目的;三是使用的藥餌載體為漂浮性的麥麩和面粉,便于鰱、鳙攝食,避免其它魚類搶食。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