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云斑鮰又稱褐首鯰,該魚外型酷似黃顙魚,具有適溫廣、食性雜、產量高、易飼養、易捕撈、肉質鮮美等優點。是消費者和生產者歡迎的優良水產養殖品種,尤其是利用配合顆粒飼料馴養,能夠適應規模化、集約化人工養殖需要,經濟效益十分可觀。云斑鮰為肉食性魚類,經長期馴化,已轉為雜食性。通常以底棲動物、水生昆蟲、動物尸體、有機碎屑和藻類為食。人工飼養,可投喂顆料配合飼料,其生長速度,在天然水域,第一年可長至12~14cm,約100g;第二年體長20cm,重250~300g;第三年達到25cm左右,重350~600g。為了獲得較好的飼養效果,降低養魚成本,筆者經過對云斑鮰投喂顆粒飼料人工馴養實踐,總結出如下經驗:
1 投喂環境
1.1 注意水溫變化。云斑鮰是廣溫性魚類,適溫范圍是1~39.5℃,既耐寒,又抗暑。在水溫6℃時就開始攝食,生長適溫為18~32℃。在此水溫范圍內合理細心的投喂,能明顯提高云斑鮰的增肉率和飼料的利用率。
1.2 溶氧量。水中溶氧量的高低,對魚的攝食、攝食后消化吸收及魚的生長都有很大影響。水中溶氧量低,魚食欲差,攝食后飼料消化吸收率低,生長速度慢,飼料系數高。雖然云斑鮰能忍受低溶氧環境,在溶氧量1.5~2mg/L的水體中也不浮頭;當溶氧只有0.3mg/L時,才出現浮頭,不攝食。因此,投喂時應注意水中溶氧量的變化,若水中溶氧低、魚浮頭,則不要投喂,待水中溶氧改變后再投喂。
1.3 不同規格對攝食的影響。養殖群體中規格較大的魚攻擊性強,會影響小規格魚的食欲或攝食,進而影響其生長。只有大魚吃飽了散開后,小魚才能攝食。增加投喂次數或使飼料均勻地散開有助于小魚攝食。因此,云斑鮰魚種應選相同規格放養,細心投喂,以利其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
2 飼料的質量
2.1 飼料顆粒大小不僅影響適口性,也影響消化率。選擇投喂顆粒飼料的大小要注意適合各生長階段的魚吞食。魚種階段的顆粒料,其粒徑大于攝食者的口徑時,由于不能及時迅速被魚種吞食,其大部分沉入水底或溶解在水中,增加了養殖對象攝食過程中的能量消耗;當粒徑過小時,會加大攝食對象的攝食時間,過多消耗體內的能量,提高餌料系數,減少增重比。云斑鮰魚種規格與投喂飼料的規格見表1。
表1 云斑鮰魚種規格與投喂飼料規格
云斑鮰魚種規格|粒徑(mm)|長度(mm)
10 g以下|0.5~1.5|-
10~15g|1.5~3.0|4~5
50g以上|4~6|6~8
2.2 飼料的營養應力求全面。云斑鮰飼料配方要求有15%左右的魚粉,蛋白質含量約30%,也可以投喂花生麩、豆餅。科學投喂全價配合飼料,2kg飼料能養出1kg云斑鮰。配合飼料內在質量上的要求主要是指營養指標要與養殖對象的營養需求相一致,不同的魚種有不同的配方,特別要注意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及無機鹽的配比要求。在加工工藝方面,要選擇無公害、無霉變的原料,經粉碎、混合制粒、熟化等工藝過程制成。在此過程中應注意壓力與溫度的控制,最大限度減少營養成分的破壞與損失,為從源頭上降低餌料系數打下基礎。使用常規飼料,也可通過一定的加工手段后再行投喂,起到降低餌料系數作用。如豆類飼料中,由于普遍含有抗胰蛋白酶,攝入體內后,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但經過熱處理后,可使胰蛋白酶失效,達到降低餌料系數的目的。此外,通常谷物飼料粉碎得越細,消化吸收率越高,這也是加工工藝中降低餌料系數的常用方法。
2.3 飼料的水中穩定性。水產顆粒飼料的水中穩定性是指飼料入水浸泡一定時間后,保持組成成分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單位時間內飼料在水中的散失量與飼料質量之比來表示,也可用飼料在水中不潰散的最少時間來表示。通常要求魚飼料的散失率小于20%(浸泡30min),同時要求飼料在浸泡過程中表面能形成一種保護膜,使水溶性元素不被溶失,否則容易造成飼料的浪費、水體的污染、魚體對飼料消化吸收的障礙和飼料系數的提高。
2.4 貯存時間不宜過長。顆粒飼料在制作過程中含有水分12%~14%,貯存時間長,易潮解、霉變,影響顆粒飼料使用價值,投喂后,魚易患病。最好邊生產,邊投喂。
3 投喂技術
3.1 日投喂量要適宜。投餌應有一定的數量,不要忽多忽少。應根據水溫、天氣、水質肥瘦、魚體大小等情況靈活掌握。天氣晴朗時,魚的攝食量大,應多投餌;陰天、雨天或天氣悶熱、氣壓較低時,應減少投餌量。在7~8月份,水溫高,魚兒長得旺,應適當多投餌;在9~10月份,水溫低,魚的攝食量減少,可適當減少投餌量;在11月份以后,水溫更低,魚很少吃食或不再吃食,可適當投喂一點餌料或不再投喂。投飼量過低,魚處于半饑餓狀態,生長發育緩慢;投飼量過高,不但飼料利用率低,還會敗壞水質,滋生病害。適宜的投飼量是魚最快生長速度和最高的飼料轉化效率的保證。日投飼率即以飼料干重占攝食魚的體重百分比(%)計算投喂。飼料的質量不同、魚的生長階段不同、水溫不同,投飼率是不同的。養殖中,其體重會增加,根據增重情況,適時調整投喂量。魚種階段每月進行3次測重,調整3次投喂量;成魚階段每隔巧天調整1次投喂量。
3.2 投喂要定時,投喂次數要適宜。定時投喂能使魚每天保持一定次數的飽食,其生長、同化效率和飼料轉化率都會保持較高的水平。投喂次數過多,造成消化不完全,降低飼料利用率;投喂次數過少,每次投喂量必然很大,飼料損失嚴重。飼料營養價值高可適當少些,營養價值低可適當多些。水溫高、溶氧高時,可適當多些,反之則少或停止投喂。云斑鮰魚苗階段日投喂3~4次,魚種階段2~3次,成魚和親魚2次。日投喂2次,最好在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日沒喂3次,在上午8∶00~9∶00,中午12∶00~13∶00,下午17∶00~18∶00;日投喂4次,可在8∶00~18∶00之間,均勻設置4次投喂。
3.3 投喂時要注意投飼速度和時間,要耐心細致,注意方法。投喂時,每次投飼應一點一點地按一定頻率把飼料投入水中,切勿把飼料一次投到水中,這樣會造成飼料溶失。對云斑鮰攝食觀察發現:投喂開始時攝食量大,之后迅速減少至停食。所以,云斑鮰每次投喂的持續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過長飼料會沉入水底散失,飼料利用率低;過短大部分魚尚未達八成飽。云斑鮰每次投飼持續時間應為15~20min。但在使用顆粒飼料前要進行短時間馴化,使魚形成固定食場、固定時間的攝食習性,每次投餌要撒放均勻,投餌時間不少于30min,投餌面積40~60平方米,使每尾魚都能攝食到餌料。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