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豎鱗病:
越冬時親鯉魚易發生此病,癥狀為體表粗糙,鱗片豎起似松球狀,鱗的基部水腫,稍壓有液體流出。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給池塘沖注新水;另外可用3%的食鹽水浸洗魚體15分鐘。
2、口絲蟲病:
此病主要危害魚種,是由漂浮的口絲蟲侵入魚的鰓部及皮膚引起,當大量口絲蟲寄生于魚的皮膚時,就會形成一層藍灰色的粘液。防治方法:全池潑灑按5∶2配比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每立方米水體用0.7克;另外用3%的食鹽水浸洗魚體30分鐘。
3、凍傷:
當池塘水溫降到1℃時,魚類就進入麻痹狀態;當水溫在-3℃以下,草龜、鰱、鳙就會凍死。防治方法:做好防寒保溫,如加深池水;另外在氣溫高時,適當投喂豆餅,菜籽餅等,增強魚的抗寒能力。
4、小瓜蟲病:
由瓜蟲寄生魚的皮膚、鰓、鰭等處引起,肉眼可見病灶處有許多小白點,嚴重時皮膚上覆蓋一層白色薄膜,病魚游動遲緩,漂浮水面;有時群集游動,魚身不斷與其它物體摩擦,不久成批死亡。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加0.3克孔雀石綠配制成溶液浸洗魚體2小時;另外,每畝水面用鮮辣椒250克、生姜100克煎水全池潑灑。
5、斜管蟲病:
由斜管蟲寄生魚的皮膚或鰓部引起。病魚體表和鰓分泌大量粘液形成淡灰色薄膜,影響魚的呼吸機能,使之呼吸困難而死亡。防治方法:潑灑硫酸銅和硫酸亞鐵,用量與口絲蟲病同;另外,用4%的食鹽水或2.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魚體5分鐘。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