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香魚作為一種新的養殖品種已經開始在福建、浙江等省份進行小面積的試養,并且其防治病害的藥物不同于其他常規魚類使用濃度,因此有必要對香魚常見疾病有效防治方法作一備介紹。
一、細菌性疾病
由于細菌感染引起水產動物發生病理變化,甚至死亡的疾病,稱之為細菌性疾病。目前,在香魚養殖當中,常見的細菌性疾病有:孤菌病、鏈球菌病和腸炎病。
1、孤菌病
[病原]鰻孤菌,革蘭氏陰性短桿菌。
[癥狀]本病以體表潰瘍為主要特征。發病早期,體色呈斑塊狀褪色,食欲不振,在水面上緩游接著鰭基及軀干部出血,以至潰瘍,胃腸內無食,只有黃色粘液,肝、腎臟腫大。
[防治]
�、贊姙ⅲ�0.2-0.5ppm二氧化氯全池潑灑,一天一次,連用兩次,其濃度視水色而定。
�、诳诜蝴}酸環丙沙星2-3g/kg餌料+Vc2—3g/kg餌料,療程3-5天。
2、鏈球菌病
[病原]鏈球菌,革蘭氏陽性。
[癥狀]不吃食,離群獨游,在水中兩眼球突出,魚體偏向眼球特別突出的一側打轉,后沉底死亡。鰓蓋發紅,腹部有出血點,肛門發紅充血,腸道發炎,積有腹水。
[防治]
�、俪厮淮胃�
�、跐姙ⅲ�0.2-0.5ppm二氧化氯全池潑灑,一天一次,連用兩次,其濃度視水色而定。
�、劭诜蝴}酸恩諾沙星2-3g/kg餌料+Vc2—3g/kg餌料,療程天-5。
3、腸炎病
[病因]由點狀氣單胞菌感染或刮食底棲藻類攝食泥土引起的。
[癥狀]本病以腸道充血發炎,肛門紅腫為特征。疾病早期,剖開腸道,可見腸壁充血發炎,腸腔內沒有食物,或只有腸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腸內粘液較多;疾病后期可見全腸呈紅色,腸壁的彈性差,腸壁的彈性差,腸內沒有食物,只有淡黃色粘液。
[防治]
�、偻N�1-2餐
�、跐姙ⅲ�0.2-0.5ppm二氧化氯全池潑灑,一天一次,連用兩次,其濃度視水色而定。
�、劭诜�:氟哌酸1-2g/kg餌料+Vc2--3g/kg餌料,療程3-5。
二、真菌病
水產動物由于真菌感染而患的病,叫水產動物真菌病。其不僅危害水產動物的幼體及成體,且危及卵。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進行預防及早期防治。
1、水霉病
[病原]水霉,對水產動物的種類沒有選擇性,凡是受傷的均可感染,而末受傷的則一律不受感染,對水產動物是一種斷發性感染。
[癥狀]魚體游動遲緩,食欲減退,其體表似有灰白色棉絮狀。
[防治]
�、贊姙ⅲ恒~鐵合劑(5:2)0.28ppm全池潑灑,24小時換水,一天一次,連用兩次。
②口服:鹽酸環丙沙星1-2g/kg餌料+Vc2-3g/kg餌料,療程3-5天。
三、寄生性疾病
[病原]車輪蟲,主要危害魚苗、魚種
[癥狀]少量寄生時,無明顯癥狀;嚴重感染時,可引起寄生處粘液增多,魚苗、魚種游動緩慢,呼吸困難而死。
[防治]
�、贊姙ⅲ恒~鐵合劑(5:2)0.28ppm全池潑灑,24小時換水,一天一次,連用兩次。
�、诳诜蝴}酸環丙沙星1-2g/kg餌料+Vc2--3g/kg餌料,療程3-5天。
2、錨頭蚤
[病原]錨頭蚤
[癥狀]輕度感染時,無明顯癥狀;嚴重感染時,則病魚呼吸困難,在水表層打轉或狂游,最后消瘦、窒息而死。鰓上粘液增多,鰓絲末端膨大成棒槌狀,蒼白而無血色。
[防治]
①潑灑:敵百蟲0.2-0.5ppm全池潑灑,一天一次,連用兩次。
�、诳诜蝴}酸環丙沙星2-3g/kg餌料+Vc2-3g/kg餌料,療程3-5天。
3、魚鲺病
[病原]日本鲺,寄生在香魚的體表、口腔及鰓,成蟲、幼蟲均營寄生生活。
[癥狀]魚體表形成很多傷口,出血;病魚呈現極度不安,急劇狂游和跳躍 ,嚴重影響食欲,魚體消瘦。
[防治]
①潑灑:敵百蟲0.2-0.5ppm全池潑灑,一天一次,連用兩次。
四、水生生物疾病
1、微襄藻引起的中毒
[病原]銅綠微襄藻,其大量繁殖時,在晚上產生過多的二氧化碳,消耗大量氧氣;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PH值可上升到10左右,此時可使魚體硫胺酶活性增加,間接導致魚體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系統失靈,興奮性增加,急劇活動,痙攣,身體失到平衡。其死亡后,可分解出羥胺、硫化氫等有毒物質,致使魚體死亡。一般在富營養化水體中較為常見。
[癥狀]往往在下風處可見水面上一層翠綠色的水花。
[防治]
�、俪厮淮胃�
②潑灑:銅鐵合劑(5:2)0.28ppm全池潑灑,24小時換水,一天一次,連用兩次。
�、墼谇宄吭弩w上浮集聚時,撒生石灰粉,連續2-3次,可基本殺死。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