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20畝蝦塘內的600萬尾即將上市的蝦全部死去,損失高達90多萬元,悲憤不已的蝦農懷疑蝦飼料有問題,經送有關部門檢測后,顯示所用蝦飼料毒素超標。而海口工商部門在調查時發現,宣稱是大公司的蝦飼料銷售商,其營業執照竟是個體戶,并且辦公地址已不知所蹤。
蝦農投訴:
600萬尾蝦全部死去
1月6日上午,儋州的蝦農吳先生向海口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投訴稱,2005年買了600萬條蝦苗投放在自己220畝的蝦塘養殖。從去年5月份開始,一直使用廣州某公司生產的“海貝”牌系列蝦飼料。當時,該蝦飼料的銷售人員自稱是海大集團海南分公司的。和吳先生進行業務聯系的主要有兩個人:一個是該公司的銷售部經理陳某,一個是業務員王某。開始階段,使用該品牌飼料后,蝦長勢正常,沒發現什么問題。去年8月26日,他又買了該公司2噸“海貝”牌斑節對蝦配合飼料(3號),放進蝦塘,結果發現蝦吃后,活動劇烈,把整個蝦塘都給攪渾了,并陸續死了一部分蝦。
檢測發現:
蝦飼料毒素超標
他懷疑蝦飼料有問題,仔細一檢查,發現這批蝦飼料有明顯臭味,顏色也有變化。他馬上打電話給陳經理及業務員王某。后來,雙方取這批蝦飼料的樣本來海口做檢測。去年9月23日,經海南省獸藥飼料監查所檢測,送檢的蝦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超標。
吳先生說,檢測結果出來后,他向陳某提出賠償要求,但陳一直找借口不肯出來見面,后來連自己的電話也不接了。無奈,他只好給業務員王某打電話,王某稱,自己只是個業務員,做不了主,要吳先生找公司,最后也不再接他的電話了。
吳先生說,他的這批蝦即將長成上市,現在卻全部死掉,按目前的市場價,損失高達90多萬。受到這么大的損失,飼料銷售商也不肯負責,真不該怎么辦了。
工商調查
大“公司”原是個體戶
海口工商公平交易分局接到吳先生的投訴后,非常重視,由該局陳局長親自帶隊進行調查。根據蝦農提供的線索,在秀英區一家大倉庫內,工商執法人員發現了該公司存放的大量海貝牌斑節對蝦配合飼料(3號)及其他一些動物養殖飼料。在該倉庫辦公現場,執法人員沒有發現有任何證照。該倉庫現場一名工作人員稱營業執照放在公司辦公處。可等對方將營業執照拿來后,執法人員發現所謂的公司執照,竟是一個個體戶的營業執照。
隨后,執法人員按照該執照上的辦公地址,來到海墾路信力花苑一單元1201室。發現這里根本找不到人。
工商出手
涉嫌問題飼料暫被查封
在當日檢查現場,公平交易分局的陳局長告訴記者,經工商部門初步調查,該銷售商在海南不少市縣都有推銷點,他們以公司的名義對外推銷產品,結果竟是個體經營,僅從這一點上就可認定其存在欺騙行為。
由于現場聯系不到銷售商,執法人員將倉庫內涉嫌有問題的蝦飼料暫進行封存,在問題沒查清之前,不允許出售。至于這批蝦飼料有沒有質量問題,吳先生600萬條蝦死亡是否因是問題蝦飼料所致,工商部門將進一步展開調查。
銷售商說法
檢測結果應有執法部門公證
記者幾經周折,后來和蝦飼料銷售商陳先生取得了聯系。他告訴記者,當初聽到吳先生的反映后,馬上帶人開車帶一車蝦飼料到達儋州,想讓蝦農先應急用,然后再帶回被反映有問題的飼料來檢查,沒想到吳先生不僅不讓帶走飼料,反而動手要打人。吳先生再打電話,他也不敢再去儋州了。
同時,他認為,檢測結果應該有執法部門作為公證才有效,僅靠他和蝦農雙方去檢測說明不了什么問題。當記者問“對工商部門認定的他們用個體戶冒充公司推銷是欺騙行為怎么看時”,陳經理說,這只是商業上的一種推銷方式,說公司大家比較信賴,產品容易推銷,不存在欺騙。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