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特征特性
歐洲丁鮮是原產于歐洲大陸的經濟魚類。我國于上世紀末從捷克引進,2002年確定為“全國重點引進新魚種”。
歐洲丁 肉味鮮美,無肌間刺,肉質肥厚。肌肉蛋白質含量為18.85%,有高含量人體所需的不飽和脂肪酸。丁的血小板、紅細胞和白細胞,遠高于本地的鯉魚、卿魚,有利于增強抗病力,且可作為補充鉀、鎂和磷的營養食物,營養價值極高,其經濟價值在鱖魚之上,而生產成本與鯉魚相當。2003年全國各地的市場價格在40—80元/公斤,相當于鯉魚的10—20倍。
歐洲丁 魚是鯉科雅羅魚亞科魚類,其習性、食性、生長和繁殖特征與我國鯉魚極為相似,喜歡棲息于水草豐富的水域,喜弱光集群活動,性情溫和,適溫范圍0.5—38℃,可自然越冬;適宜PH值為6—9;耐低氧,其溶解氧需求量僅為鯉魚的83%;病害少,適合我國各地無公害生物養殖;其食性比鯉魚更雜,食譜范圍覆蓋了池塘中能得到的所有食物種類和人工飼料,飼料來源廣泛,是非常有發展前途的養殖新品種。
二、無公害養殖技術
1、魚苗培育:可采用水泥地、網箱、池塘培育,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500—2000尾和每667平方米(1畝)3—5萬尾,飼料含蛋白質40—42%。
2、魚種培育:可采用水池地和土地培育,放養密度分別為每平方米40—80尾和每667平方米為3000—5000尾,放養規格為3—4厘米,飼料蛋白質含量為32—36%。
3、成魚養殖:可主養也可混養,投飼主養每667平方米放魚種1200—1500尾,施肥主養每667平方米放魚種800—1000尾,施肥加投飼主養每667平方米放魚種1000—1200尾,混養每667平方米放魚種400—500尾,搭配少量的花白鰱和草食性魚類,不搭配鯉、卿等雜食性魚類和兇猛魚類。堅持投喂無公害飼料,飼料含蛋白質30—32%,如通威103飼料或青飼料,少施或不施無機化肥,嚴格控制藥物品種和用量,實現無公害生態養殖。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