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為推廣網箱無公害大黃魚養殖技術,筆者在福建省三都灣內的鹽田港溪尾海區開展了生產性網箱養殖大黃魚試驗,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網箱的設置
1、海區的選擇
養殖網箱設置在三都灣內的鹽田港溪尾海區,附近有山阻擋,風浪。較小,海區最大流速2.0米/秒,東西流向且平直,無洄旋流,海區水質符合NY5052-2001《無公害食品海水養殖用水水質》國家農業標準,上游無工業“三廢”等污染源,養殖期間未發生赤潮。養殖海區水深都在6米以上,底質為泥沙質,年表層水溫在8-30℃間,鹽度在20‰-25‰,透明度在1.0米左右。
2、網箱的布局與設置
(1)網箱布局:設置海區共有網箱近2000個,其中駐點網箱框位62個,形成一個獨立的網箱組,該網箱組與其它養殖戶的網箱組間留有20多米寬的通道。
(2)網箱設置:網箱框架以3000絲聚氯乙烯膠絲纜繩,沿潮流的東西方向用木樁固定。采用外面套聚乙烯編結網袋的泡沫塑料浮子支撐在水面上。網箱直接掛在框內,箱底角用砂袋垂張。網箱區沿潮流方向采用密網擋流,網箱內流速在0.2米/秒以內。網箱點設收集容器,以分類收集網箱上的廢棄物、殘餌、垃圾、病死魚、糞便、生活污水等,網箱區配備了船只將其集中運上岸處理。
二、成魚養殖
1、網箱的選擇
采用3.2米×3.2米×3.5米規格、質地較軟的無結節網。網目大小隨魚的生長變化而調整,剛入箱時魚種規格為100-150克、平均120克,選用20毫米網目,到后期采用規格為35毫米網目。
2、魚種放養
(1)魚種選擇: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選用就近海區培育的魚種,購買前對其進行檢疫,確認無攜帶病原體后,選擇體型勻稱、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無畸形、鱗片完整的魚種。
(2)魚種運輸:一般采用活水船運輸魚種,選擇暖和且風浪小的天氣進行,運輸水溫在14℃左右。魚種啟運前12小時內不投喂,運輸密度為800尾/立方米。保持船艙內外的海水暢通,運輸時間一般在3小時以內。
(3)魚種放養:選擇小潮期間放養。魚種運達網箱區后,結合撈魚裝桶與倒進網箱的時間間隙,用20毫克/升濃度的二氧化氯淡水溶液對魚種進行浸浴消毒。入箱時將規格相近的魚種投放同一網箱中。魚種的放養密度為100克大小的30尾/立方米左右,收獲前的密度在20尾/立方米左右,即10.0千克/立方米左右。
3、飼料與投喂
(1)飼料的種類與加工:以冰凍鮐鰉魚作為主要飼料,絞成肉糜后拌入粉狀配合飼料制成粘性強的團狀飼料,用手擠壓成大小適宜的碎塊投喂。高溫季節為防止冰鮮餌料變質,宜帶凍加工,并檢測是否在冰鮮餌料中使用福爾馬林。為了滿足大黃魚的營養需求,在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等添加劑。
(2)投喂技術:水溫10-15℃時每天投喂1次,陰雨天隔天1次。在下午氣溫稍高時投喂;水溫15℃以上時每天2次,于早上與傍晚各投喂1次。當天的投喂量主要根據前1天的攝食情況,以及當天的天氣、水色、潮流變化和養殖魚有無移箱等情況來決定。日投餌率高溫季節(水溫25-30℃時)在4%-6%間。每次投喂前先在箱內劃水,使魚種養成集群上浮攝食的習慣。接著先在集群處快投,待大批魚種吃飽散開或下沉時,再在周圍繼續少量投喂,讓體弱的苗種也能吃到餌料。有時因氣候因素魚種僅在中層攝食,根據往日的攝食情況,堅持照常投喂。在魚種不上浮攝食時,根據攝食時發出的“咯咯”響聲來掌握投喂量。在網箱內水流湍急時不宜投喂,投喂時避免人員來回走動。經檢測,在成魚養殖階段,經加工的冰鮮飼料的飼料系數略高于5,而未經加工的小雜魚蝦餌料系數高的達10。
4、網箱養殖的管理操作
(1)網箱的換洗與魚種分選:視網箱情況,不定期進行換洗。夏天是網箱易生附著物的季節,為保持網箱內外水流的暢通,視網目堵塞情況,可每1-3個月換洗1次。換洗網箱時的污物應收集處理。隨著大黃魚的生長,通過分選保持網箱內魚種的合理密度,同時調整箱內不同規格的魚種,進行重新布箱,使投放同一個網箱內的魚種規格一致,促進生長。在整個養成階段,經過了兩次分選操作。分選操作時應小心,以免碰傷魚體。操作時間選擇在海區小潮時且流速較小的清晨或傍晚進行。
(2)日常管理:經常觀察水流急時網箱傾斜情況與魚種動態,檢查網箱繩子有無拉斷,沉子有無移位。為防止魚種跳出箱外,網箱上加縫了蓋網。及時清除網箱內的漂浮物。為保持商品魚天然的金黃體色,養殖后期,在網箱上加蓋了遮陽布。每天定時觀測水溫、比重、透明度與水流,觀察魚種的集群、攝食、病害與死亡情況,高溫季節在網箱區中央部分,應注意防止養殖密度過大而引起缺氧死亡。
三、小結與討論
對海區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布局,設置網箱的海區面積不超過該海區總面積的10%。每個獨立的網箱區或分區連續養殖兩年后,應收回擋流裝置及網箱,休養3-6個月,以讓底部沉積物充分轉移與氧化。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