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目前我國從國外引進的淡水鯧魚主要為前幾年由臺灣引進的淡水白鯧和巴西引進的細鱗鯧兩個品種。通過近幾年的池塘試養,充分顯示出這兩個品種優勢特點,即不僅具有生長快、食性雜、產量高,且能在低溶氧和咸淡水中生活等特點,而且經濟效益較好。根據最近兩年的養殖情況,每生產500克鯧魚可獲利2-2.5元,每畝凈利可達2500-3000元。現根據生產經驗,將淡水鯧魚的池塘健康高產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池塘條件
凡能用來養魚的池均可養殖鯧魚,它對池塘沒有特殊的要求。適宜面積為3-5畝,水深為1.5-1.8米。放養前池塘要清整消毒。消毒方法與常規魚塘一樣。若是混養池,則冬天清塘后,先放其它養殖魚類,到4月底至5月初再放養鯧魚。
二、魚種放養
1、池塘精養:每畝放養20-40尾/公斤的冬片魚種1000-1300尾,搭養花白鰱及羅非魚魚種150-200尾。若與魚種池混養,可放夏花花白鰱和草魚等2000-2500尾。
2、常規成魚塘套養:成魚魚種按常規方法放養,再套放鯧魚冬片魚種200-300尾即可。
三、飼料投喂
淡水鯧魚由于食性雜、食量大,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為了使它快速生長,獲得高產高效,應投喂人工配合飼料為主,將豆粕、魚粉、四號面粉及添加劑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顆粒料投喂。要想達到鯧魚快速生長、提早上市和售得好價的養殖目的,顆粒飼料的粗蛋白含量應達到30-35。因此,在飼料加工時應適當增加魚粉和豆粕的比例。投飼遵循“四定”原則。日投飼量掌握在魚體重的6→2,每天分上、下午兩次投喂。上午的投量占40,下午占60。5-7天調整一次投飼量。實際投量應視天氣、水溫和吃食情況作適當調整。如遇到陰雨悶熱天氣,要適當減少投飼量。
四、增氧措施
鯧魚雖然耐低氧,但經常缺氧會影響它的正常攝食和生長。因此,在高密度精養的情況下,為保證它正常快速生長,池內仍需配置增氧機等增氧設備,且到了夏天要經常加注新水,以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在成魚池中混養時,要注意不能使其它魚類出現浮頭。
五、病害防治
在以鯧魚為主的養殖中,魚種規格大,抗病能力強,很少發現有病害,幾乎不太要使用漁藥。而在成魚塘中套養鯧魚時,千萬要注意鯧魚的存在。平時防治魚病時要嚴禁使用敵百蟲藥物。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六、收獲上市
鯧魚冬片魚種在4月下旬至5月初放養后,只要精心飼養和管理,經2.5-3個月的養殖,到7月下旬開始即有部分鯧魚達到商品規格(400-600克/尾)。此時應抓住時機,積極捕撈上市。然后逐漸捕大留小,繼續養殖,爭取到9月份全部捕完上市,從而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