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放養前準備
消毒、施肥培水池塘每兩年清淤一次,挖出底泥,加固池埂。清塘一般采用生石灰清塘法、攪拌法和漂白粉等藥物清塘法。
生石灰清塘:應先把生石灰發開,趁熱均勻撒遍池底及坡面,然后把池底石灰和底泥攪拌均勻。
攪拌法:池中加水30-40厘米,用增氧機反復攪動底泥,然后將水抽干。
藥物消毒:在北方地區一般用漂白粉或氯制劑,如有條件最好的池塘方法是晾曬。
2、魚種放養
魚種應選擇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傷病的健康魚種,觀察其內臟、體表及鰓。放養前要進行魚體消毒,使用3%的食鹽溶液或氯制劑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洗。密度1600尾/畝,8—12尾/斤,畝放花鰱5尾/畝,白鰱80—120尾/畝。
清塘后三天注水,一周后放魚。池塘注水要設80目篩絹網袋過濾,防止野雜魚和敵害生物進入。飼養前期水深保持在0.8—1米左右,以后隨著魚的生長和水溫的提高逐步提高水位,七月末以后要達到并保持最高水位。注水時間、注水次數、注水量要根據水源、水質、天氣等情況靈活掌握。正常情況下每15—20天注水一次,每次使水位升高15—20厘米。注水時間應安排在半夜開始,最遲到第二天下午2:00以前結束。每次數注補水的累積時間不應超過42小時,以保持水環境的相對穩定性,減少對投餌的影響。
3、武昌魚生長情況
在試驗期結束時,經專家組對西8號10畝池塘實地抽樣測產,隨機抽樣30尾,平均體重763.5克,體長26.07厘米,體寬4.07厘米,體高13.03厘米,畝產量1145.25公斤。
武昌魚年產量6241噸,年增產值1500萬元,年增利潤350萬元。試驗結果表明,利用健康養殖技術養殖的武昌魚,質量很好,首先表現在規格上,在畝放1000—1600尾的密度情況下,經180天的飼養,魚體規格平均達1.2-1.4斤/尾,較好的達1.5斤/尾。其次是耐運輸,我們采用活魚車運魚從天津到長春運輸15小時,成活率均為100%;從天津到蘭州運輸38小時,運輸成活率為95%。第三是魚的體色好,肌肉飽滿,市場認可。武昌魚年產量6241噸,年增產值1500萬元,年增利潤350萬元。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