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藍鰓太陽魚是鱸魚形目科棘臀太陽魚屬的一種,是近年從美國引進的又一個淡水優良品種。藍鰓太陽魚的體形似海水鯛科的某些魚類,橢圓型,身扁背高,個體較小,普遍為80—150克/尾,體測各有10條灰黑色的橫紋,體色具有金屬光澤紫、綠、黃相間,非常美觀,繁殖季節雄魚更加鮮艷奪目,測體的橫紋隨著魚個體的增大而變淡。藍鰓太陽魚適溫性廣,冬季不用采取保溫措施,能自然過冬。該魚的食性為雜食扁肉食,但不是兇猛性魚類,較溫馴,耐低溶氧,耐肥水,抗病力強。該魚肉質香甜爽滑,口感極好,很受市場歡迎。
藍鰓太陽魚的繁殖季節在廣東為3月至10月,水溫20 ℃以上。1冬齡魚即可進行繁殖,屬于多次性產卵的魚類。
藍鰓太陽魚的卵粒很小,所以剛孵出的幼苗餌料主要是浮游生物,隨著個體的增長,達到2.5㎝時可輔投人工飼料,人工配合飼料蛋白含量必須32%以上。由于藍鰓太陽魚個性溫馴,攝食時搶得不兇,較斯文,而且攝食量小,所以在大面積的魚塘里進行馴化配合飼料比較困難,應該是在繁殖池里培育到體長2.5㎝以上時,再把它轉入其他面積較小的水泥池或土池來進行馴化配合飼料。 藍鰓太陽魚是中上層魚類,馴化時對沉落水底的飼料不會攝食,所以投配合飼料時必須做到少量多次,因其口徑小,配合飼料應該為粉狀或微粒狀。馴化時全池潑灑,然后再補充浮游動物。隨著馴化的進行,逐步增加配合飼料量而逐漸減少浮游動物量,最后完全馴化成攝食配合飼料,此時魚苗達到3-4㎝即可放下魚塘養成。
魚苗下塘前10天要用茶枯把魚塘消毒,用茶枯清塘有兩個好處,第一可以徹底殺滅野雜魚蝦;第二茶枯具有很好的肥水作用。清塘后至魚苗下塘時,塘水已經有豐富的浮游生物,對魚苗下塘后的成活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養成魚最好是單養搭配少量鰱、鳙魚,因為藍鰓太陽魚個體較小,攝食能力較差,所以一般不能與其他個體較大搶食較快的魚類混養。每畝魚塘可放養4㎝左右的魚苗3000尾。
魚苗下塘后,每日投飼量為魚體重的10%,每日分4次投飼,并且每次投料都要較大面積潑灑,然后根據魚苗的攝食情況再確定是否逐漸縮小投飼范圍,魚苗下塘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大面積投喂,可縮小至一個范圍投料,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隨著魚苗個體的長大,日投飼量逐漸改為魚體重的4%,此時每天投料可改為2次。當水溫降到10℃時,根據魚的攝食情況來確定投料量。 當池塘水需要換水時,加水口必須用網過濾,以防其他較大型的野雜魚混入池塘,殘殺個體較小的太陽魚。藍鰓太陽魚抗病能力強,但如果水質長期處于惡化的狀態下,仍會影響其生長,使其抵抗力降低。
藍鰓太陽魚生長速度較慢,但其個體達到80-100克/尾時即可上市,在池塘經6個月的養殖便可達到100-150克/尾。在養殖過程中,雄魚比雌魚生長速度較快,個體亦較大。藍鰓太陽魚很受消費者歡迎,但其缺點是生長慢、個體小,養殖的發展受到限制。所以我場正在研究開發雜交太陽魚,來解決其生長慢、個體小的問題。現已取得成功。其生長速度比藍鰓太陽魚快50%以上,今年將有批量種苗提供養殖。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