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錦鯉魚冬季常見病,尤其是養在露天池塘的魚兒,發病率較高。發病癥狀:當魚體受傷后,水霉動孢子入侵傷口,吸取魚皮膚內的營養而萌發,并迅速生長,菌絲的一端像樹根一樣吸附在魚的皮膚組織內,其余大部分露在體表外面。水霉菌絲呈白色或灰白色成棉絮狀在水中飄動,肉眼可見。魚體寄生水霉菌后,會表現出煩躁不安,由于菌絲吸取魚表皮內的組織營養,加之細菌感染傷口,使表皮組織壞死,魚類因瘦弱逐漸死亡。
病原與流行:該病是由真菌寄生魚體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門藻狀菌綱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屬和綿霉屬。水霉病在晚冬和早春最為流行,進入越冬期的魚種和成魚在1~2月份最容易發生。發病范圍廣,可危害各種淡水魚類,甚至鱉、蟹等都可以感染。
防治方法:魚病發生的早期,可用亞甲藍全池潑灑,濃度為0.15~0.2ppm;也可用3%~4%的食鹽水,或食鹽與小蘇打各0.4‰制成合劑浸洗魚體5~15分鐘;感染,則用高濃度的龍膽紫或高錳酸鉀涂抹。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