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年來泥鰍養殖發展勢頭很快,出現了苗種供不應求的狀況。利用稻田繁育泥鰍苗種有利可圖。現將江蘇鹽城市義豐鎮花隴村專業戶趙金忠利用稻田繁育泥鰍苗種技術介紹如下。
一、稻田準備。選褳林式戲省⑺純煽俊⑺柿己謾⒐芾矸獎愕牡咎鎩L錒「叱鏊?.5米以上,在田埂內側挖溝埋入密眼網防止泥鰍逃逸。在田塊的一端設進水口和注水管。在稻田四周或田塊一角挖2~4個寬3米~5米,深0.8米~1米的暫養池,開挖面積占全田面積的2%~5%。靠排水口一側田埂上開設1~2個溢水口,并安設牢固的攔魚柵。
二、親鰍選購。親鰍要求體形端正,色澤正常,無病無傷。雌鰍要求體長18厘米、體重30克以上,雄鰍要求體長12厘米、體重15克以上。成熟的雌鰍個體較大,胸鰭寬短,末端純圓,呈舌狀,腹部明顯突出,身體呈圓柱形,生殖孔外翻,呈紅色。雄鰍體形細小,胸鰭狹長,呈鐮刀狀,末端尖而上翹。水溫18℃以上時,將鰍種放入暫養池中,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0~15尾。
三、親鰍培育。繁殖前1個月,將性腺發育良好的親鰍按雌、雄性分開在暫養池中強化培育。池底鋪20厘米厚的腐殖土或軟腐泥,池中投放水草,水深40~50厘米。放親鰍前1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培育所用飼料為魚粉、豆粕、菜籽餅、米糠等,適當添加酵母粉及維生素。水溫20℃以上時,日投飼量為親鰍重量的5%~7%。適當追肥,每周換水1~2次,保持水質肥、活。
四、人工催產。每尾雌鰍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400~500國際單位,另加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2微克,雄鰍劑量減半。每尾注射量0.2毫升。注射后親鰍按雌、雄1∶1.2的比例放入網箱中讓其產卵受精。網箱內放置30~50把用楊樹根須、棕櫚片扎成的魚巢。水溫21~25℃時,11~13小時后雌魚即產卵。
五、鰍苗孵化。泥鰍卵的附著力很弱,孵化時應避免振蕩。水溫22~24℃時,經48小時脫膜。采用流水刺激,可提高脫膜率。剛脫膜的仔魚全長約2毫米,4天后可游動,卵黃囊消失,開始攝食。魚苗脫膜完畢,將卵巢清除。
六、鰍種培育。鰍苗在暫養池中培育15~20天后,放入大田進行培育。所用飼料有畜禽內臟、豬血、螺蚌肉和米糠、麥麩、糟渣等。每日投喂1~2次,以傍晚投喂為主,投喂量占稻田魚體總重的5%~7%。要在魚溝和魚溜中定期追施已發酵的畜禽糞。水稻治蟲時禁用毒殺酚、呋喃丹等劇毒農藥。平時要勤檢查田埂有無漏洞、攔魚柵是否完好。嚴禁鴨群下田。
七、越冬與捕撈。稻谷收割后,灌深田水,讓鰍種在田中越冬。也可選擇避風向陽的池塘或在魚溝中加深水位越冬。越冬前在池塘四角投放成堆的畜禽糞肥,既可肥水,又能發酵增溫。泥鰍種苗的捕撈,可采取沖水法、食餌誘捕或干塘(田)捕捉。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