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夏天水溫高,黃鱔吃食旺盛,排泄物較多,水質易惡化,含氧量也由止而降低。如果不抓好夏季管理工作,黃鱔因環境不良引起死亡。在夏季養殖黃鱔時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防逃管理
夏天的雷雨特別多,時常要注意池子的排水系統是否堵塞、防逃網是否完好。池埂高度是否夠高,如果不夠高,須加筑池埂,以免黃鱔躍埂或用尾部向上鉤住池口逃跑。當然在建池時就要做好防逃設施,池子的上口要做成“廠”字形,池子四角最好砌成弧形,以免黃鱔沿池直角成S形竄出逃走,造成嚴重的損失。
(二)防暑降溫
夏季氣候炎熱,水溫特別高,如果不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必將引起黃鱔的中暑死亡。黃鱔的養殖最佳水溫是20-28度,超過28度要采取降溫措施,一般可在池子四周種植一些藤蔓植物,再搭架讓其護于架上遮蔭降溫。同時,池中水草保持2/3面積,以起到防曬作用和調節池水溫度。通過上述方法水溫仍超過28度時,必須加注新水,最好選擇地下水或深水降溫,但溫差不得超過3度,有條件者夏季專設蔭棚降溫或在室內養殖效果較好。養殖者可根據自身條件靈活選擇降溫措施以達到養殖最佳效果。
(三)水質管理
黃鱔喜淺水生活,夏天池水也不宜過深,止時得重視鱔池的水質管理。黃鱔在夏季吃食量增大、排泄物增多,殘餌和糞便最易使池水變質、惡化,引起黃鱔停食和患各種疾病,因此,夏季要勤換水。一般情況下可2天換水1次,若水質過差,最好1天1次或1天2次。如果水質良好,黃鱔吃食就會正常,吃食時還會發出“吱吱”聲。
(四)防止缺氧
水中的含氧量是跟水溫成反比的,水溫越高,含氧量越低,所以夏季池水中常處于低氧狀態。黃鱔雖然耐低氧,但過于缺氧時也會引起浮頭,影響生長和發育,嚴重時還會造成死亡。防止缺氧的辦法:一是注入新鮮而又清潔的冷水,以達到降低水溫、增加氧氣而防止浮頭。但須注意的是不能在傍晚注水,以免造成上下水層提前對流而引起黃鱔浮頭;二是在鱔池中混養一定量的泥鰍,由于泥鰍好動,能夠促進池中上下水層氧分的交換,故對黃鱔的供氧有較好的促進作用;三是在池中種植水生植物,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對增加水中溶氧也有積極的作用。如何發 現浮頭要及時處理,這樣才能確保黃鱔安全地度過夏天。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