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二、梭魚的苗種生產
鯔梭魚的苗種生產,包括人工繁殖和苗種培育兩大步驟。前者又分為親魚培育、催產(人工誘導排卵)、人工授精、人工孵化等過程、后者又分為魚苗培育和魚種培育兩個過程。
鯔類人工繁殖的研究,早在1930年,意大利即完成鯔魚的第一次人工產卵,直到近一、二十年來,才引起世界有關國家的普遍重視,并成為國際生物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中國、美國、印度、前蘇聯、日本及以色列都積極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苗種生產技術已具生產水平,尚有許多理論問題和技術關鍵,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一、親魚培育 培育供催產用的優質親魚,是鯔、梭人工繁殖的首要關鍵,是整個人工繁殖過程的物質基礎和前提。只有在親魚性腺充分成熟的基礎上,再輔以適當的催產措施,人工繁殖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催產劑的作用只在于通過對卵巢等的刺激而促使卵球成熟分裂、濾泡破裂、排卵等一系列的反應。而能否發生這一連串的反應,則取決于卵巢能否接受這種刺激,即決定于催產時卵巢所處成熟狀態這個內因。實踐證明,只有處于第Ⅳ期末的卵巢,經過一定的水溫刺激,才能進入敏感期,才能接受這種外因的刺激。如若親魚沒有培育好,性腺尚未成熟,或者未進入敏感期,即使再好的催產技術(用高效率、大劑量的催產劑)也無濟于事,或者是很不理想。曲此可見,親魚培育在人工繁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了。
培養親魚,就是要根據鯔、梭魚性腺發育規律,創造良好的條件,以促使其性腺發育成熟。
(一)親魚培育池
1 .培育池條件 親魚培育池無特殊要求,但為了有利于親魚的生長、發育和飼養管理,在選擇培育池時應盡量注意到:靠近水源,海水和淡水排注方便,可以隨時調節水的鹽度和改善池塘水質狀況;靠近催產基地,環境較安靜,便于運輸和飼養管理。面積以2一3畝長方形的魚池為宜,若面積過大,管理不便,捕撈亦困難,且塘大魚多,分批催產造成一塘多次拉網,易損傷親魚,使親魚性腺退化。水深1.5m左右,池底平坦,池坡比1:2.5- 3,池底應有適量(5- 10cm)肥泥層,這樣的池塘有利于繁殖基礎餌料和捕撈操作。
2. 培育池的清整清整 親魚培育池應每年進行一次,清除敵害動物、細菌和一些水生植物,挖出過多的污泥,改善水質, 結合做好池堤整修工作。清整一般在人工繁殖生產結束后進行。親魚放養前,再采用魚藤精、漂自粉、茶籽餅、氨水、生石灰等藥物清池(其藥物用量可參照對蝦清池)。然后以30一40目的篩絹網濾進海水,并施入基肥(化肥或于糞肥),以繁殖基礎餌料,供親魚所需。也可先抽干池水,除去野雜魚,施入有機肥料,經曝曬3一5天后、進水肥池。
(二)親魚的來源和放養
1.親魚來源 目前用于人工繁殖的親魚有三個來源:一是在秋季或早春從海上采捕自然生長的親魚,經過短期強化培育,促使其成熟(如山東、遼寧等地);第二是選自鹽度5%以上的半咸水中人工養殖的個體,經1年的專池強化培育,使其發育為成熟親魚(如天津、河北);三是于秋未或春初,選自淡水或半咸水(鹽度0.5一5.0‰)中的養殖梭魚,越冬前或越冬后,使鹽度逐步過渡到13一18‰,促使其發育成熟(如江蘇)。
2. 親魚運輸 親魚最好就地取材,就地培育,盡量避免遠途運輸。運輸工具有汽車、活水船等。可將親魚裝在木捅、帆布桶、塑料魚簍或充氧的尼龍袋中。也可先將魚放入帶孔的尼龍袋內,每袋1尾,然后將魚和袋一起放人容器的水中,以避免碰撞。運輸親魚最好應在水溫10℃左右時進行,要稀裝快運。在運輸中要設法保持水質清新,氧氣充足,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尼龍袋充氧麻醉運輸,常用的麻醉藥物有喹哪啶、巴比妥納、乙醚、MS一222。氯醛合水,特丁醇、氯代丁醇、聚乙醛、特戊醇等。
3. 親魚的選留 選擇留用的梭魚,一般雄性的2齡以上,體重0.5一0.75kg,雌魚為3齡以上,體重1一2kg以上,培育到翌年,即可使用。鯔魚一般用4一6齡、體重2kg的雌魚和4齡、體重1.2kg的雄魚做親魚。臺灣從海中捕來的親魚為4齡左右,體長32- 50Cm,體重1.0一2.okg,在淡水池中養的鯔親魚應在3齡以上。
一般說來,以選留個體較大的為好,不僅產卵量高,而且后代生長快。但需注意雌雄比例,申于雌雄在外形上鑒別困難,選留時要適當多選些體重0.5-1kg的個體,防止片面選留大個體,造成催產時雄魚不足。選留的親魚要求體質健壯、無傷無病。
4. 親魚的放養 合理的放養密度是保證魚性腺發育良好的一項重要措施,要求既能充。分利用水體,又能使親魚性腺發育良好為度。放養數量應按池塘條件確定,一般每畝水面放養梭親魚40一80尾,魚體重量70一1.00kg。以色列是將近海捕撈的洄游產卵魚或從河口捕捉的大鯔魚,在產卵前2個月,按每公頃600一800尾(合40一50尾/畝)密度放養于池塘中,做為親魚。 雌雄親魚可以混養在一起,其搭配比例,一般以1:1.5為最適宜。
為了防止病原生物帶入池內,可以用15萬分之一的孔雀綠或千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魚體5-10min。但忌采用含有有機磷的藥物。
(三)飼養管理 親魚培育要根據親魚食性,不同季節攝食量的變化和性腺發育的特點進行合理的飼養,其中心環節就是施肥、投餌和調節水質。
1.施肥和投餌 餌料是親魚性腺正常發育成熟的重要因素。親魚餌料的數量和質量直接決定親魚性腺發育的好壞。在較差的營養條件下,親魚獲得的營養,首先得維持整體的代謝等需要,性腺發育就會因此而緩慢,甚至停滯。越冬前培育不好,體內脂肪積累不多,冬春卵球中充積卵黃的內在潛力就降低,從而推遲了成熟期。因此,合理施肥、投餌是培育鯔、梭親魚的關鍵。
培育梭親魚的池塘除施足基肥外,還應適當追加肥料,如人糞、禽糞、畜糞及少量化肥等,使水中具有豐富的有機質和適量的營養鹽,保持水質有一定肥度,有助于池中浮游生物及底生藻類的生長繁殖。其施用量需按具體情況決定。一般應掌握基肥施足,追肥不斷,適時追肥、量少次多的原則。要做到既要使池水保持穩定的肥度,又不使池水惡化。鯔、梭親魚池的水色以油綠色或淺褐帶綠色為好,透明度為25cm左右為宜,高溫季節或發現池水惡化,應停止施肥,及時換入新水。除了施肥外,還需要投放足量餌料,以保證親魚獲得充分的營養。鯔、梭魚親魚培育的餌料有油餅類、麩糠、玉米面、高粱面、魚粉、酒糟、蝦糠、麥芽以及人工配合餌料。春季,當水溫升到4℃以上,梭親魚開始攝食, 即應投餌。但攝食強度不大,可3一5天投一次。當水溫變暖時,攝食強度迅速提高,此時應加強投餌。在水溫15℃以上時,每天的投餌量應為魚體總重的3%左右,其時一般每天每尾可投喂花生餅50g以下。在飼養中要經常檢查親魚攝食情況,及時調整投餌量,親魚在越冬期間,尚需適當投喂,并做好安全越冬工作。
2,調節水質調節水質是培育溯、梭親魚的重要措施。在春季強化培育期間,必須定期向池中加注新鮮水,調節水質,改善池水的氧氣狀況,加速物質循環,促進浮游生物的繁生,同時,流水刺激有利于親魚的性腺發育。水質老化和長期缺氧的池塘,親魚的性腺發育會受到抑制。山東乳山培養梭魚時,調水的做法是3自3月下旬到4月中旬,每周注水:次,每次注水量為池水的1/10。4月下旬到產卵前,每天清早注水,每次注水V20。遼寧東溝的做法是:春季每7一10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5一一20cm。自5月份開始,每隔3一4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10一25cm。而江蘇的經驗為:秋季每2一3周注水1次,春季1一2星期注水1次,產卵前半個月每天注水:次。
3.產前鹽水過渡蛐、梭魚雖為廣鹽性魚類,但其性腺的正常發育是需要一定鹽度環境的。一般說來,梭魚在鹽度3一6%以上的咸淡水中,性腺才能正常發育,成熟率高,鹽度低于3紙個別親魚性腺也能成熟,但成熟率低。在低鹽分半成水水域內,梭魚性腺的成熟系數比海產的要大,但雌雄魚在達到性成熟的時間上比海水的棱魚要漫一些,當海產棱魚已排卵時,在低鹽分半威水梭魚的性腺仍然是第W期。
關于梭魚在淡水中卵巢不育的原因,國內外均作過不少研究,從腦垂體組織學的比較觀察中,表明淡水和少鹽水養梭魚,垂體前葉(大部分為催乳素分泌細胞組成)比海水梭魚來得發達。淡水棱魚垂體前葉特別發達,這說明淡水環境促進了垂體前葉催乳素分泌細胞的活動,這與梭魚為適應淡水生活提高滲透壓調節能力有關。間葉相對萎縮,是由于催乳素分泌量的大量增加,抑制了間葉促性腺激素分泌細胞的活動。從而導致阻礙性腺的進一步發育。因此,淡水養殖棱魚不育的可能因子主要是缺乏適當鹽度的生活條件所致。內利等(Nel1y et a1, 1970)也曾發現,養殖在淡水中的鯔魚垂體前葉也比海水鯔顯著增大;相反,它的間葉則明顯的比海水鯔 小。 他們還觀察到淡水鯔垂體前葉催乳素含量比海水鯔高得多。布蘭克等(Blanc et a1, 1968)測得海水鯔 每 毫克的垂體促黃體激素(LH)的效價比淡水鯔魚高12倍。與棱魚的結論一樣,淡水環境促進了鰓魚垂體前葉催乳素分泌細胞的活動,以適應在低滲環境中生活,但過多的催乳素分泌不利于促性腺激素分泌細胞的活動,抑制了性腺的正常發育。埃克斯但
(Eckstein, 1975)對生活在海水和淡水中的酗魚和大頭鰓的卵巢進行了生化比較分析,發現11一酮睪丸舀酮和脫氫表雄甾酮(DHA)的濃度很不相同。前者是大頭鯔的有效雄性激素,由此我們可以假定,在淡水中飼養的鯔魚卵巢里積累了大量的有效雄性激素,從而抑制了排卵激素的釋放,或者以其它某種方式,破壞了生殖所必需的激素體內平衡。河北省水產研究所自1981年起,以注射神經介質(neurotransmitter)來改變淡水養殖梭魚中樞介質水平,從而抑制催乳素分泌細胞(prolactin cell)的活躍,克服生殖機能上的障礙,在外源激素的輔助下,順利地達到人工繁殖的目的。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