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年我們在河道內用網箱主養花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1.河道條件 河道是我縣城北15千米處的北大溜河,東西向通至南四湖,水深3-4米,流速較低,水位季節性變化小,水質肥沃、浮游生物豐富、無污染。網箱放置處交通方便,北鄰王海漁業經濟開發區。
2. 網箱制作與設置 網箱為單層封閉式網箱,用聚乙烯網片縫合而成,規格3.5米X3.5米X2.5米,網目4厘米。框架用竹竿制成,底部用磚塊系于綱線上作沉子。網箱采用串聯浮漂式,在兩岸打樁2根,由樁上拉2根鋼絲,將網箱固定在鋼絲上,每3個網箱串成一排,箱間距3米,排間距20米,箱口高出水面40厘米。
3.魚種放養 3月下旬花鰱魚種入箱,魚種規格為300-400克/尾;5月下旬放入羅非魚種,規格為150克/尾以上。每箱放養花鰱魚種200~300尾,羅非魚種20尾(其中6號箱放入36尾)。魚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體表無傷,魚種入箱前用3%的食鹽水浸浴。套養羅非魚的目的是清除網箱上的附著物。
4.投餌防病 為加快花鰱的生長,輔助投喂精細的飼料如豆粕、麥麩等,日投餌量按箱內魚體重的1%-2%,上下午各一次。網箱養魚發病率稍低,重點防治由于魚種入箱后的摩擦損傷而潛在引發的赤皮病,防治方法:定期向箱內潑灑生石灰;漂白粉掛袋消毒。
5.日常管理 網箱在放養魚種前7—10天先放入水中浸泡,附著一些附著物,減輕魚種入箱后的摩擦損傷。網箱下水被一些藻類附著堵塞網目,將影響網箱內外的水體交換,造成箱內缺氧、缺餌,故要及時沖洗,一般每隔15—20天沖洗一次。經常檢查網箱是否有破損,特別天氣變化時,加固網架、繩索和鋼絲。每天觀察網箱內魚群情況,有無病魚、死魚,作好養殖日志。
二、結果
2004年10月中旬,養殖魚類全部出箱,共產商品魚2234千克,其中產花鰱2160千克,平均規格1.7千克/尾,最大個體達到2.35千克;產羅非魚74千克,平均規格0.63千克/尾。按市場價格花鰱4.5元/千克,羅非魚8元/千克,共收入10311元,扣除魚種、網箱折舊、飼料藥物等4200元,共獲純利6111元,單箱純利1018元,投入產出比為1:2.45。1、5號箱魚種放養及收獲情況見
三、分析與討論
1.河道內網箱主養花鰱,投入少,風險低,收效快,易管理,能充分利用水體及水體中的餌料生物,起到節支增效的目的。在水質肥、無污染的河道或其它大水面合理利用網箱養殖花鰱同樣可以取得良好的效益。
2.當前市場上1.5千克以上的花鰱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價格看好,因此魚種放養要求規格大。可以用網箱就地培育大規格花鰱魚種,或者就近池塘套養培育,相對減少拉網、運輸等中間環節,既節約成本,又避免魚體受傷,提高成活率。
3.為了提高成魚規格,放養密度一般在20尾/米2,養殖過程中,適當投喂一些精細碎料,有良好的效果。根據水位變化,經常移動網箱,有利于水體交換,增加網箱內餌料生物含量。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