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捕撈上市:一般在10月下旬至春節前后進行捕撈,方法是將養鱔池中的水排干后翻泥捕捉。捕撈時要捕大留小,沒有達到商品規格的小黃鱔經越冬后明年再養。
坑塘養殖按每平方米的成本核算,放種2一3公斤,養到年底收獲4一6公斤,獲利120一180元,扣除成本:塑料薄膜2元,苗種20-28元,飼料(外購原粉自配)16-32元,藥物4元,計每平方米的成本為42-66元。投入產出比1:2一2.8。(若是自己養殖活餌配料,成本還要低)。
水泥池養殖按每平方米的成本核算,放養鱔種3公斤左右,到年底收獲6一8公斤,獲利180一240元,扣除成本:每平方米建池費用10元,苗種30元,飼料(外購原粉自配)30-40元,藥物6元,計每平方米的成本為70-80元。投入產出比1:2.5一3。(若自己養殖活餌配料,成本還要低)。
下面介紹一種經濟效益較大的養殖方式,也是目前全國到處都有的網箱養殖黃鱔。
問:您說網箱養殖經濟效益比較大,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效益大?答:我們在養殖池塘、湖泊、河溝及稻田設置網箱飼養黃鱔與利用常規的水泥池、小土池、坑塘等飼養方法相比,具有設備投資少,勞動強度輕,易管理操作,起捕靈活簡便,黃鱔生長快,產量高等特點,因此效益較大;國內許多養殖者通過近幾年的試養認為,黃鱔網箱無土飼養可行、成本低且操作管理方便,效益又高,廣大農民容易接受也能夠接受,所以推廣很快。就這兩年網箱無土養黃鱔已發展到千家萬戶,有的地區聯片養,長江兩岸的水域,湖泊、塘堰、河溝等到處可見插入的網箱養殖黃鱔。
問:高老師,我們己有網箱養黃鱔,不知道是哪里操作不當,總有一些問題,您能不能把具體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作一下詳細介紹。
答:行!我把操作程序和其具體說說:首先要選好插網箱的位置,最好是水體大、水較深,背風向陽。再制作網箱。網箱的材料選用聚乙稀網片,網目36目,網箱上下綱繩直徑為2毫米,將網片拼接成長方形網箱,規格一般為長3-7米,寬2-3米,高2米。根據我們的經驗,長5米、寬3米、高2米或者是長4米、寬2.5米、高2米的箱最好,便于過水又好操作管理。網箱制作好后,放大清水中浸泡半個月左右,把有害物質散發出來。如果是用過的舊網箱,先把舊網箱上的污泥搓洗掉,再插入水中。網箱設置好后,先要用漂白粉消毒,每立方水用15克藥化水對箱體進行潑灑。再在網箱中放置水草,以水葫蘆、水花生為好,水草覆蓋面積應占網箱面積的80%。
網箱設置在河溝有流水地方的是沒話說的,若設置在靜水中,就要有些距離。設置在池塘、湖泊、水庫等水體時,箱與箱豎排要間隔2米,箱橫排要間隔5米。若是小水體中,網箱的設置面積不能超過總面積的50%,否則會引起水質惡化。放入稻田的網箱,請注意!一定要把網箱插在稻田有進水的一邊,并在栽秧前就要把稻田進水一邊挖出夠放網箱的位置,即根據稻田的情況挖出水深l米長寬適合插入網箱的水溝。水溝的水是要與稻田的壟溝相同的,便于水交流。
網箱設置好就開始放養鱔種,一般的放養規格每尾為20-50克,大小分開養。具體的放養密度要看鱔種的大孝餌料資源條件、飼養水平等情況確定,一般每平方米可放養鱔種2一3公斤,條件較好的每平方米可放養鱔種達4公斤,最高的可達到6公斤。這里的條件較好,是指水體較大或者是有活水加入,比如有湖泊、水庫、河流等水體作水源,隨時可加入;另外,有可口的、充足的餌料作保證;還要加上有一定熟練程度的操作技術,鱔種放養時要嚴格消毒,用5%含碘食鹽水浸洗10分鐘,然后放入清水中養10分鐘,再放入網箱。
網箱養鱔也是養到年底12月份捕獲,箱里捕捉較容易,撈去箱中的草,牽網捕鱔。若市場價格好當即可出售,若市場價格不好,可將大鱔集中在一個箱,小鱔集中在一個箱,等到市場價格較好時,再把網箱的鱔撈出上市,靈活經營。
網箱養殖黃鱔的成本按每平方米核算,放種3-5公斤,收獲7-12.5公斤,獲利210-370元,扣除成本網箱3-4元,苗種30-50元,飼料(外購原料自配)32-40元,藥物4元,計每平方米70-100元。投入產出比1:3-3.7。(若是自己養殖活餌配料,成本還要低)。
問:高老師,您前面幾次說到自己養殖活餌配料,成本要低。我們有的是時問和精力,而且農村也有的是土地和其它資源,您說說我們照著做,成本越低當然越好。
答:自己養活餌是利用牛、豬、雞等畜禽糞便做基料,培養蚯蚓、蠅蛆等,用麥麩、青菜葉培育黃粉蟲,或者是自己配育小魚,或者自己每天撈取一定量的小魚、螺絲、河蚌,到屠宰場收集畜禽的下腳料。這些動物餌料處理干凈后,配比一定量的次麥粉、魚粉、豆餅粉及所需的添加物,這樣的餌料營養全面,黃鱔又愛吃,還比較容易消化利用,成本就當然低啦,只是工作煩瑣一些。
問:鱔種放養后我們也是天天觀察、日日管理,可還是不斷出現問題,怎樣管理才是比較科學的管理不出大問題呢?答:黃鱔的養殖飼養管理是一個貫穿全部養殖過程的基本技術,總結歸納較為重要的是投餌做好"四定",管理做好"五防"兩個部分。
投餌首先要做好定質,就是保證餌料的質量。這里指兩個方面;一方面指黃鱔的肉食飼料必須鮮活,切忌投喂腐臭食物。喂的配合飼料,也切忌變質發霉;另一方面是指餌料的營養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一定要有數量和質量的保證。因黃鱔是以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其主要餌料要以動物肉為主,人工配給的植物餌料如麩皮、米糠、餅粕及瓜菜類輔之。黃鱔對餌料選擇性較強,一經長期攝食某種餌料,就很難改變其食性,故在飼養初期,必須不斷馴飼,投喂一些來源廣,價格低,增肉率高的混合餌料。并要求動植物餌料合理搭配,便餌料的蛋白質含量達35~40%。
二要定量,黃鱔的攝食量是隨看水溫的升高而增加;餌料投喂量要跟上也要隨著溫度升高而逐漸增加,在冬季的寒冬臘月即12月-翌年2月,可不投餌;3、4和11月每日投餌一次,每次的投餌量約占黃鱔體重的3-4%;5、9、10三個月,每日投餌兩次;投餌量全天總量為黃鱔體重的5-8%;6、7、8三個月攝食量最大,日投兩次,全天總量可投喂到占黃鱔體重的8-10%。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