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頭槽絳蟲病是由九江頭槽絳蟲,馬口頭槽絳蟲等引起的腸道寄生蟲魚病。九江頭槽條蟲主要寄生于草、青、鰱、鳙、鯪等魚,馬口頭槽絳蟲主要寄生于青魚、團頭魴、赤眼鱒等魚腸道。
頭槽絳蟲為扁帶形,由許多節片組成,頭節略呈心臟形,頂端有頂盤,兩側有兩個深溝槽,無明顯頸部。每個體節片內均有一套雌雄生殖器官,睪丸小球形,成單行排列在髓層。卵巢塊狀雙葉腺體。卵黃腺散布在皮層。成熟節片內充滿蟲卵。頭槽絳蟲卵隨魚糞落入水中,孵出鉤球蚴,為魚類誤食后,即在魚腸道中發育為裂頭蚴,并陸續長出節片發育成成蟲。
病魚黑色素增加,口常張開,但食量劇減,故又稱為"干口病"。嚴重的病魚,腹部膨脹,剖開魚腹,可見腸道形成胃囊狀擴張,破腸后,即可見到白色帶 狀蟲體聚集在一起。此病主要危害草魚種。流行地區主要在廣東、廣西,越冬草魚種死亡率可達90%,是主要魚病之一。
防治方法:
①徹底清塘,殺滅劍水蚤;
、谟煤90%的晶體敵百蟲50克和面粉500克混合成藥餌,按魚定量投喂,每天1次,連喂6天;
、勖咳f尾魚種,用南瓜子250克研成粉漿,拌入0.5千克米糠投喂,每天一次,連喂三天;
、苊壳Э唆~用48毫克吡喹酮拌飼料投喂一次,隔4天用同樣劑量再投喂1次。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