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親蝦選擇
各種蝦的繁殖期也是捕親蝦的最適期。選擇親蝦應挑個體大、活動力強、無外傷、交配過的雌蝦,其卵巢越飽滿越好,以第Ⅳ或第Ⅴ期為好。選用的親蝦應在室內水泥池或水槽中培育。培育的地方應設增溫、控溫裝置。親蝦的培育密度應視培育條件而定,一般靜水池第平方米放養5—10尾,淋水或增氧充氣可增至10—15尾,流水水池則可放養20尾。人工養殖的親蝦個體較小,密度可酌情相應增加5尾;培育期光線的強弱對親蝦性腺的發育有一定的影響,要控制溫度和光照度;在越冬期水溫不應低于對蝦適溫范圍的低限,浙江省一般把中國對蝦越冬期水溫控制在7℃左右,3月上旬上升至11℃,中旬至14℃,4月上旬達到14—16℃;一般越冬期常用的餌料是貝肉(特別是蛤肉、蟶肉最好)和沙蠶及少量魚蝦肉。投餌量應視水溫變化而增減,日投餌率約3%—8%。另外,在越冬期親蝦培育的水不要受污染,預防親蝦發病。
1、親蝦的來源
一是直接采捕于自然海區產卵場;二是選用人工養殖的成蝦進行越冬培育;三是捕撈海區尚未成熟的成蝦進行培養。
2、育苗中親蝦數量的確定
要確定育苗中所需親蝦數量,首先需了解一尾中國對蝦通常能產多少粒卵。親蝦產卵數目多寡,與親蝦個體大小,卵巢飽滿程度以及在繁殖期內重復產卵次數有關。就中國對蝦而言,體長18厘米的親蝦,其產卵數目平均為50萬粒;20厘米的親蝦,1次產卵數往往超過80萬粒。人工養殖的親蝦,因個體較小,產卵數目一般也少于自然親蝦,通常1次產卵20萬~30萬粒。在整個繁殖期內,由于親蝦卵巢多次發育成熟,產卵總數可達數百萬粒。體長18厘米的親蝦,如按5次產卵估算,其產卵總數為300萬粒左右。親蝦數量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E
[X]=-----------
A×B×C×D
式中:[X]--產卵親蝦需要數;
A--親蝦在運輸和暫養過程中的成活率(%);
B--能正常產卵親蝦的百分數(%);
C--每尾親蝦平均產卵數;
D--自受精卵孵化到育成蝦苗的成活率(%);
E--當年計劃生產的蝦苗總數。
例:當年需要生產蝦苗3000萬尾,試問需要準備多少尾親蝦?
已知:E=3000×10-4(尾),根據當地歷年經驗估計,假設:
第一,親蝦運輸和暫養過程中的成活率為70%,即A=70%。
第二,經過暫養,能正常產卵的親蝦為50%,即B=50%。
第三,每尾親蝦平均產卵數為50萬粒(體長19厘米左右的親蝦),即C=50×104。
第四,從受精卵到蝦苗的成活率為20%,即D=20%。
將上述數字代入公式,即生產3000萬尾蝦苗,需要親蝦857尾。
3、親蝦的選擇
優質親蝦的標準如下:
第一,個體大,附肢齊全,無病,食欲旺盛;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不易捕捉,手握時有較強的掙扎感。
第二,體表光潔,體色正常,甲殼晶瑩透明,硬度大,沒有機械損傷,鰓體正常(無潰爛,不變黑)。
第三,卵巢寬大飽滿,縱貫整個身體背面,外觀卵巢邊緣輪廓清楚,成熟度好(色崐澤為暗綠或褐綠色)。
第四,納精囊飽滿凸出,外觀乳白色(表明已經交尾)。
第五,如果捕撈自然海區親蝦,以挑選處于產卵盛期的親蝦為最好。一則親蝦數量多,余地大,二則卵巢成熟度比較一致。
一般在養成的對蝦中選擇優良的個體進行越冬培育,挑選體長在15厘米以上,體質健壯并已交尾的雌蝦作為選留的親蝦。挑選工作通常在收蝦之前3~5天進行。如果多數雌蝦尚未交尾,則需按雌雄1∶1或1∶1.5的比例集中暫養,在11月中旬之前進行強化培育,以提高親蝦的交尾率。即使多數雌蝦已經交尾,為了防備雌蝦越冬中蛻皮失去精莢,也應搭配1/3的雄蝦,以備雌蝦蛻皮時重新交尾而獲得精莢。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