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起捕和運輸技巧
囤養鱔的起捕一般在春節前后或3-4月份。有土囤起捕前,要清除水中雜物和爛泥,慢慢用木耙把泥土掀起,不要傷害鱔體,待泥土清除得差不多時,再提網箱的角,起出黃鱔。無土囤養網箱越冬的鱔起捕前撈掉水草,注意一定要撿清草中的鱔。然后把鱔集中在箱的一角,用手抄網抄捕。捕得的黃鱔都要用水漂洗干凈,再用網箱暫養在清潔的水體內,待黃鱔適應環境,即可起運。暫養時和24小時后各投放青霉素30萬單位,同時,每隔3-4小時需用手或小抄網伸人容器底部攪動,以免體弱的黃鱔長時間壓在底部而死亡。
囤養期及復蘇時的病害防治
發病原因:黃鱔是因在高密度囤養中,越冬期間又不吃食,體質較弱,加上環境污染和自身的排泄污染,水質變壞會導致病害,再加上在春季復蘇時季節氣候異常引起大批死亡。鱔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囤養密度過高,或運輸過程中運輸時間長而不及時換水,產生“發燒”缺氧,使鱔窒息死亡。
(2)寄生蟲所致發病,如螞蟥、毛細線蟲等。鱔體受傷感染而死亡。
(3)水溫驟變而導致發病。運輸和注水時,不注意水溫調節,或季節氣候驟變,使體弱的越冬鱔不能適應而發病。
(4)投飼太多或水質管理不當而致病。水體的土質太軟太爛,有機質太多,不斷分解而大量耗氧,引起黃鱔缺氧;或泥水中不缺氧但亞硝酸鹽含量較高,使黃鱔不能正常呼吸氧氣,而窒息死亡。
(5)水體中有農藥等毒害物質引起黃鱔中毒。
(6)越冬管理不善,使鱔體受到傷害,并感染病菌。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