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氨氮中毒,實際上是非離子態氨(NH3)的中毒。輕者,生長緩慢,攝食與活動異常,易感染各種疾病;重者搶救無效,池魚全部死亡。但因其癥狀與浮頭有相似之處,如觀察不細心,極易混淆,不能治其根本,甚至延誤病情。下面是筆者在實踐中總結的一點經驗,供參考。
一、精養漁池氨氮中毒的癥狀1.池魚中毒初期表現為食欲下降,起水、搶食不積極,時而游出水面,時而潛入水底。食場周圍平靜無魚,但在池塘四周卻可見到有魚溜邊漫游,甚至出現大白天浮頭不散現象。這一階段也隨之有數量不等的死魚現象,多見個體大者先死。
2.當進入嚴重中毒時,魚群全池浮頭。開增氧機,魚群回避不近,向四周散浮。施增氧劑也不見浮頭緩解。留心觀察,可見病魚呼吸急促,口裂時而大張。時間不長則出現游動乏力,鰓蓋及口裂張大,時而緩慢下沉,時而不由自主身體失衡側臥,進而可見浮頭魚群游動無力,背鰭不時顫抖,呼吸微弱,身體側翻,體色變淺,不久則昏迷而死。這時如將病魚撈起,細心觀察,則發現魚的體色變淺,體表黏液增多,鰭條舒展,基部出血,鰓蓋部分張開,鰓絲顏色烏紫或紫褐,有時出現流血現象。打開腹腔,見到血液不凝、血色發暗、紫而不紅。同時肝、脾、腎的顏色均呈紫褐,并有淤血現象。
二、氨氮中毒的主要原因1.水體有機物過多、透明度低、水質老化。
2.水體pH值較低。
3.底層水缺氧。.三、預防和搶救1.采用科學的投喂方法以減少殘餌量,防止過量投餌和過密養殖。
2.注意調節水質,防止水質老化與有機物過多。
3.合理使用增氧機,增加水中溶氧。合理施肥,減少水體耗氧。
4.定期潑灑活菌制劑,抑制氨氮產生與防止細菌性魚病交叉感染。
5.發現中毒后可用鹽酸或醋酸調節水體pH值,使其低于7.0可以解除氨氮毒性,然后每畝漁池施用沸石粉等吸附劑200~300kg/1.5米水深,去除氨氮;抽去池塘的底層水,然后大量加注新水。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