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彈涂魚又名花跳、跳魚、泥猴。隸屬于鱸形目、彈涂魚科。我國有3屬9種,常見的種類有彈涂魚、大彈徐魚、青彈涂魚。
(一)彈涂魚的生物學
1.形態特征 彈涂魚身體長形,呈側扁。眼位于頭部的前上方,突出于頭頂,兩眼頗接近、 腹部大多愈合。胸鰭基部較長,富有肌肉,故可跳出水面運動。
2.生活習性 彈涂魚是暖溫性沿岸小型魚類。體長一般150MM左右,多數為100mm左右。 多棲息于沿海泥沙灘上或咸淡水處,能在沙灘或退潮時有水溜的淺灘與巖石上爬行,善于跳躍,故名彈涂魚。平時匍匐于泥沙灘上,受驚時借尾柄彈力迅速跳入水中或鉆洞穴居,以逃避故害。
由于彈涂魚能利用胸鰭與尾柄在水面、泥灘、巖石上爬行或跳躍,皮膚及尾部是輔助呼吸器,故能較長時間露出水面而生活,對惡劣的水域環境耐受力較一般魚類為強。彈涂魚具有像黃鱔一樣挖鉆孔道而棲息的習性,其孔至少有兩個。一為正孔口,是出入的主通道;另一為后孔口,可暢通水流與空氣,此孔道為“丫”字形,“丫”字形洞穴下半部與涂面平形。孔道之深淺與長度依底層土的性質而異,軟泥層厚,孔較深長,約有60cm,孔道除供避敵與避難環境變化外,也可用作產卵室。
彈涂魚在海水密度1.010一1.020之間較適宜,水溫24一30℃成長較快,盛夏水溫32℃以上時,可在池的周圍搭涼棚,陰蔽處供其避高溫。冬季14 ℃以下則其躲于孔道中。極少出來活動,有太陽的好天氣,即使是冬季也會出來攝食活動。
彈涂魚主要以底棲硅藻為食。常可看到其在退潮時的淺灘與排水渠道的底部攝食底棲硅藻的情況。身體被太陽曬干時即爬入水溜中,然后再游出水溜繼續索食底棲硅藻。
3.繁殖習性彈涂魚雌雄異體。由于彈涂魚肝臟占的比例很大,成熟的雌雄體腹部在外觀上均很大,所以不易判別性別,唯一的方法是仔細觀察生殖孔。如果生殖孔紅腫大而圓為雌者,狹小延長呈尖狀為雄者。卵巢呈黃色,卵為粘性卵。精巢二條,淡紅色,在腹部兩側。
(二)增養殖
1.苗種來源 彈涂魚的繁殖季節為4一9月,天然魚苗的采捕以6一8月最多,尤其是初夏的漲潮后,在河口入海的淺灘,在積水水潭以及在足印形成的水掘中,用小型手操網撈取1.5~3cm長的小苗。
2.養殖池
(1)面積每個養殖池以1.5~15畝為宜,一般以7~8畝者為多,過大管理不方便且難以一次放足種苗,過少不利于彈涂魚棲息成長,單位面積產量提不高。
(2)池堤與底質與養蝦池相似,池底應高于低潮線,且平坦,以便施肥、曬底培養底棲硅藻。每個池設進、排水閘門各一座,池底須略向閘門傾斜, 并在中央設一寬約2米連接閘門的深溝以利排水。底質以較軟的粘土為佳,要利于其作孔道棲息以及藻類繁殖; 壤士次之,池堤應高些,或加一道圍網或其他防逃設施, 以防其逃逸及其他動物的侵入。
3.放養前的準備工作彈涂魚主要以底棲硅藻為食,其次藍綠藻,不直接攝食米糠、豆餅、 花生餅與魚漿飼料,無互相殘食現象,唯有藻類良好生長,才能使彈涂魚良好生長,故如何使地底有利于藻類生長繁殖乃是養殖者需要想辦法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放養前須做好曬池底、施基肥、消毒、除敵害等清池工作,已多年養殖、有機物較多的老魚蝦池,施放基肥量宜少,曝曬至龜裂后投放米糠,注水5~10cm即可放養。新建的魚塘每畝施雞、豬糞與米糠約40公斤,水深以2~7cm為宜。
4.放養捕來或購入的苗直接放入養成池一般體長達5~10cm為生長快速階段,30cm以上成長較慢。養殖時間一般為8個月左右,由于彈涂魚漸漸長大,又有鉆洞穴居的習性,所以不易捕捉,放養后較難分養。雖然彈涂魚無相互殘殺現象,可以陸續放養,但以短時間內放足為佳。每畝放養量一般2000~3500尾,高密度的放養因池內藻類供應不上而其成長較慢,最終會導致個體規格小、價格低、成本大,產量跟不上,效益低的后果。
5.日常管理
(1)施肥經過一段時間飼養后,底棲硅藻消失,水質混濁,必須排水、曬池、施肥,促使底棲硅藻重新繁殖。由于放養初期幼苗鉆洞不深,為防止水溫變化幅度太大。因此,在放養初期池水深度保持15cm左右,僅在水溝處較深,約有30CM。藻類生長較好,彈徐魚餌料充足,此時其在孔道中鉆得較淺,約40天后,長大至5cm以上時,開始筑較深的孔道。這時如果底棲硅藻消失或減少,可選擇晴天,排掉池水,僅在溝中留些積水, 曬底3一6天,當池底較堅硬,曬龜裂后,即可施肥水、米糖等,施肥量依底棲硅藻多寡而增減,普通米糠每畝 20公斤左右,其撤布要全面均勻,在排水后池底還軟濕時撒布效果較好,使米糠與土表面潤濕結合,然后曬至龜裂時,開始注入海水約3一10cm。過幾天,附著性硅藻會繼續繁生。在施糞肥或施放水肥時, 勿使多量的液狀糞肥直接流入孔道內而殺死彈涂魚。水肥或糞肥可直接潑于龜裂的底土表面,也可在進水時一起混合沖淡后注入,這樣不會刺激棲息于孔道內彈涂魚。
(2)保溫冬季為提高池溫,天晴無風浪時須排水曬池,遇陰天寒流侵襲時則注水可多些, 保持較多的水量,水溫降至14℃以下時,彈涂魚已穴居, 較少出來索食。
(3)除害
①魚害某些魚類會捕食彈涂魚的幼苗,如海鰻、沙鏝等會捕食放養不久的幼苗,致使其存活率降低, 故在曬底時必須把它消滅。在這每次進水時要防止其侵入養殖池。
②鳥害 一般采用驅趕,警嚇,目前無絕對防止法。
③蟹害 小型蟹類喜食彈涂魚。彈涂魚有時誤入蟹洞而被捕殺充食,而小型蟹類也會侵入彈涂魚洞捕殺彈涂魚為食,池之周圍以塑料板竊圍以防小蟹進入。池中的蟹在排干曬池時用高濃度的毒劑灌入洞中,并密封其洞口毒殺它,或晚上用燈光捕殺。
④其它如海螺、多毛類等雖然不直接危害彈涂魚,但它能大量攝食底藻,與彈涂魚爭食,也要設法驅除。螺類必須在放養前施放0.35ppm的貝類殺驅劑。毛筋蟲,多毛類等可用藥物對全池水量撒布驅除。
(三)收獲與活適出售
1.收獲彈涂魚規格達每500克計25 尾時即可上市。捕獲彈涂魚有兩各種方法:
(1)彈涂魚籠捕法排干池水,僅留中央水溝中水,然后尋找進口和出口。進口有出入痕跡,后出口則無此痕跡。以泥土塞住后出口,進口則略控制至較寬的孔道處,然后將魚籠口插上,并做好記號,彈涂魚只能由未封的進口出來進入魚籠中。約每隔半小時收獲1次,再換新孔口。
(2)吊網法;此法除冬季無法采用外,其他季節均可用。利用彈涂魚的溯水習性,先將池水排至幾厘米或全干,然后設置吊網于注水口,利用漲潮時注水,其溯水集群于吊網內時,拉動網繩吊起而捕獲。
2.彈涂魚活體運輸彈涂魚運輸簡單,只要保持合適溫度,加少量水,即可長途運輸。
一些販運者販運彈涂魚使用特制的圓形蔑篩盤,規格是直徑80厘米,深20厘米,在篩盤底部鋪上塑料薄膜,膜的周邊比底大一些,膜邊再貼于篩盤壁,彈涂魚放進后,加少量水,數個蔑篩盤重疊起來。魚經這種包裝好后,可在汽車客車站辦理隨身行李。運輸2一3 天成活率可達100%。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