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草魚魚種培育階段為害最大的一種魚病,主要流行于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諸省、市,尤以長江中、下游地區為甚,近年來在華北地區也有發生。流行嚴重時,發病率達30 %一40 %死亡率可達50 %左右,嚴重影響草魚養殖。
【 病原】 病原是草魚呼腸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 GCRV ) ,又名魚呼腸孤病毒。
【 癥狀】 病魚體色發黑,有時在背部兩側出現兩條灰白色帶。主要癥狀表現在體表、肌肉或內臟器官出血或充血。體表出血大多在鰓蓋、鰭條和腹部,嚴重時,口腔、眼眶、頭頂部也可出血;大多數病魚在剝去魚皮后,可見肌肉上有點狀或斑塊狀出血,嚴重時,全身肌肉因充血而呈紅色;部分病魚則表現為腸壁、腸系膜、周邊脂肪和肝、脾、‘腎、鰓壁等組織器官點狀或絲狀出血、充血,腸壁充血時,仍具韌性,腸內雖無食物但很少充有氣泡或勃液,可區別十細菌性腸炎病。卜述癥狀可在各病魚中交互出現
【 發病規律】 通常疾病發生于6 月「旬到9 月中旬病毒的傳染源主要是帶毒的草魚、’青魚以及麥穗魚等從健康魚感染病毒到疾病發生需7 一10 天旦發生,常導致急性大批死下。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