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苗種培育
1.稚魚的培育
剛孵出的稚魚全長8~11mm,魚體細長,半透明。靜臥于孵化容器底部,軀干作間歇扭動,偶而向水層竄游,隨后側臥水底,魚苗十分幼嫩,處于內源性營養階段。呼吸主要借助于卵黃囊血管網和背部及尾部的毛細血管網進行。稚魚階段的培育,要特別加強護理,保證水體溶氧充足和水溫穩定,防止和清除水中的大型氵蚤類危害,嚴防寒潮侵襲,此時是魚苗管理的關鍵時期,應及時將死魚挑揀干凈,防止死魚變質發霉而感染其它魚苗,稚魚培育成活率只有50%以上。稚魚在10多天的內源性營養階段,魚體生長緩慢,全長從8~11mm,僅增長到15~16mm。此時的稚魚鰾出現并充氣,口端位,腸管呈直管狀,與肛門貫通。稚魚已作水平游動,廣泛分布在水體上層,已開始攝取外界餌料。
2.魚苗培育
胭脂魚苗孵化數量很少,所以魚苗一般在1~3m2的小網箱或水泥池中培育。由于初孵魚苗不宜清理搬動,故在稚魚出膜前,將孵化中的魚卵轉移到預先準備好的網箱或水泥池中。小網箱應設置在水質清新、微流水的水體中,以滿足魚苗對溶氧需求。水泥池要求有微流水或氣泵充氣,排灌方便,排污能力強。稚魚的放養密度為2000~5000尾/m2。稚魚的開口餌料以輪蟲為主。人工飼養,可在自然水體中撈取草履蟲、輪蟲、硅藻等浮游生物投喂,也可以投喂奶粉、豆漿或熟蛋黃粉等精料,以補充天然餌料供應不足,當魚苗長到1.8~2cm時,逐漸增投枝角類和橈足類生物,這時可轉往20m2左右的水泥池培育大規格魚種了。
●魚種培育
魚種培育是把1.8~2cm的魚苗培育到5cm以上的大規格魚種。魚種培育在2.5m×7m的水泥池進行,池深1m,水深0.5m,水位隨著魚種的長大逐漸加高,每池放魚苗4000尾,放充分曝氣的自來水。每池放4個充氣頭進行晝夜充氣。水保持綠豆色。池的兩頭1.5m用遮光網遮陰。每天加注一些新鮮水。開始3~4d,每天投喂在池塘撈取的枝角類和橈足類,4d以后投水蚯蚓,水蚯蚓必須經流水清洗干凈,每天分上、下午兩次投喂,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5~25%,每5天一次投喂經痢特靈浸泡過的水蚯蚓,以防感染疾病。當魚種長到3.5cm以上時分疏,每池2000尾,一直培育到5~7cm的大規格魚種。魚種培育要精心管理,投餌要充足,水質要清新,排污要及時。2萬魚苗(1.8~2cm)在水泥池培育到5~7cm大規格魚種,其成活率為99%。當從事規模生產的時候,如果鮮活餌料來源有困難,可改用鰻魚飼料、魚粉、餅類、冰鮮魚漿等,以補充天然餌料不足。精飼料投喂率為魚體重的5~10%。采用靜水和微流水等多種方法培育胭脂魚苗種,其培育成活率為55.2~99%。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