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池魚氨氮中毒是池塘非離子氮濃度過高,超過魚類最高重量耐受能力時,使魚尖生長緩慢甚至發生急性死亡。藥害是錢創作素材誤食有毒物質或有害污水進入魚池,或治療魚病時用藥超量使魚類中毒死亡。泛池是因為池塘水體中溶解氧降低到不能滿足魚類生理上最低需要時,造成魚類呼吸困難,窒息死亡。區別方法如下:
發生時間
池魚氨氮中毒多發生在連續晴天,并多在午后。藥害多與農田施肥、魚池施藥或工廠排污有關,在農作物生長季節、病蟲害流行期間和魚病流行期間較為嚴重,死魚現象白天、夜晚都可能發生。
泛池死魚多發生在夏季高溫季節,特別是連續氣壓悶熱天氣、連綿陰雨天氣最易發生,并多發生在半夜到清晨這段時間里。泛池與水質肥瘦、放養密度有關,水越肥魚越密,則泛池程度也越重。
魚類表現
發生氨氮中毒的池塘,魚先是呼吸急促,亂游亂竄,有時浮出水面,繼而呼吸減緩,魚體仰游,不久即死亡。
泛池則表現為池魚分散于全池浮頭,嘴一張一合,直接從空氣中吸取氧氣,嚴重時在池塘淺水處浮頭的鳊、草魚慢慢地肚皮往上翻,又掙扎著保持平衡,如此反復幾次就肚皮朝上死亡。根據魚類缺氧窒息的癥狀,泛池魚類表現可分為三類:
(1)突發性缺氧。水中溶氧極少,魚類迅速大批死亡,這種現象生產上很少出現。
(2)急性缺氧。這是一種生產上常見的浮頭、泛塘現象。池魚先出現呼吸加快、游動活躍、上下跳躍等興奮癥狀,接著出現痙攣、橫臥不動等麻痹癥狀,最后死亡。
(3)慢性缺氧。癥狀雖不如上述明顯,但易使魚疲勞,影響生長。
死魚種類
池魚氨氮中毒時,不分魚的大小和種類,都可引起部分死亡。藥害則不分魚的大小和種類,全部死光。而泛池引起的死亡則以鳊、草、鰱、鳙魚較為常見,鯉、鯽、羅非魚很少死亡,泥鰍、黃鱔很少死亡。
防治方法
易發生氨氮中毒的池塘,高溫季節不可施用氮肥,炎熱天氣需要經常加注新水。同時宜用有機肥做基肥和追肥。
對發生藥害的池塘,則采取過濾清除毒水,流進新水;測定毒水所含有毒物質,通過施用解毒藥物發生化學反應解除毒性。
泛池防治方法:(1)降低水體耗氧速度。常用的方法有清除池底淤泥,例題施肥投餌,用黃泥、明礬等絮凝沉淀有機物與有害生物等。(2)改良水質,養活或清除有害于呼吸的物質(如渾濁物、CO2、NH3毒物等)。常用的方法有向池中投放石灰、黃泥漿等。(3)提高水體溶氧濃度。可采用向水中投放綠藻各加強水體光合作用等方法解決。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