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白露節的到來,是常規魚養殖的一個魚病旺發時期。加上受臺風氣候的影響,天氣變化很大,給今年的漁業生產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為了減少魚病的發生,要做好重點防治的準備。
一、當前應注意以下幾種魚病
1、草魚腸炎病
在白露前后容易發生,主要癥狀:病魚體色變黑,腹部膨大,呈現紅斑,肛門紅腫突出。嚴重的用手輕壓腹部,常有血膿流出。多數病魚腹鰭、臀鰭基部充血。剖開魚腹,可見腹腔積水,腸壁充血發炎呈紫紅色,病魚離群獨游水面,行動遲緩,不吃食,不久即死亡。
2、爛鰓病
又名“烏頭瘟”。主要癥狀:病魚體質瘦弱,行動遲緩,食欲減退或不吃食,體色變黑,頭部烏黑,鰓蓋骨內表皮充血發炎,中間部分表皮常腐蝕成一個不規則圓形的透明小窗,部分鰓瓣有缺損,常有淡黃色粘液和污泥等附著。
3、草魚赤皮病
又名“赤皮瘟”。此病是因為拉網、運或放養等操作過程中皮膚受傷,細菌侵入魚體引起。主要癥狀:病魚體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發炎,鱗片脫落,尤其是魚體兩側和腹部最為明顯。發病輕的鰭末端爛去一段或鰭條道間組織腐爛,鰭條散開。發病重的還伴有部分或全部鰭基充血,上、下顆及鰓蓋部分充血,出現塊狀紅斑,有時病魚的腸道也充血發炎。
4、細菌性出血病
主要癥狀:剝去病魚皮可見肌肉點狀或塊狀出血,病情嚴重的肌肉全部發紅。腸道有時充血,嚴重的腸道呈紫紅色,內臟也往往充血。口腔、鰓蓋、下顎、鰭基出血。細菌性出血病是魚類疾病中影響最大,流行最廣,致病致死率最高的傳染性魚病。每年對我國的水產養殖造成極大危害,其主要危害對象為鯽魚、鳊魚、白鰱、草魚、鳙魚等多種養殖對象。主要發病時間為(4~10)月份,入秋以后還會有一個小高潮,因此要注意對該病的防治。
二,預防方法:
(1)生石灰清塘;
(2)投喂高檔一些的飼料,減少對水環境的污染;
(3)定期對水質進行調節,主要用化學類藥物降氨氮;
(4)定期加活水或施加微生物制劑;
(5)平時在晴天中午開增氧機(1—2)h。
三、治療方法:
(1)用化學類藥物調解水質,降低亞硝酸鹽、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質。一般出現疾病的池塘,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往往很高;
(2)用氯制劑、溴制劑、碘制劑、醛制劑等漁用藥品全池潑灑。若有寄生蟲寄生,應先殺蟲,再消毒;
(3)內服魚服康(氟苯尼考)、達克菌等藥物,連用(5-7)d
(4)內服黃柏、黃芩、大黃等中草藥治療,連用(5-7)d
(5)內服上述藥物時,可適當添加一些魚用多維,效果更好。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