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8月下旬至9月下旬,是草魚種疾病流行季節,常有一些體質健壯、色澤較好,體面無明顯病癥、腹內有少許殘食的大規格魚種在此期間大量死亡。現介紹一套人工控制生態預防魚病的好辦
法。
1.套大并小。8月下旬,將規格在體長14cm以上的草魚種及時套入大池;體長8~12cm的草魚種進行并池,加大飼養密度,其放養量達每公頃30萬尾。套大并小后魚種會安全度過易感期。
2.合理搭配。在草魚種池內搭配20%的鰱魚,10%的鯉魚。鰱魚可清潔水質;鯉魚可控制不知肚飽的草魚貪食。池塘總放養量控制在每公頃45萬尾左右。
3.加注新水。魚種密度大,要經常加注新水或換水,提高水位,增加水深,保持水深1.8m左右。平常注意觀察魚種的攝食和活動情況,搞好池塘防病和衛生工作。
4.水體消毒。0.3公頃以下的魚塘按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1g消毒滅菌;0.3公頃以上的水面,搞好食物周圍消毒。以殺滅水體中魚體表的細菌。
5.控制投餌。草魚種生長快,若攝食過多,因其食量大,消化力差,易出毛病,因此控制餌料投喂量是防病的關鍵。餌料宜選擇嫩蘇丹草、輪葉黑藻、苦草、黃絲草、莪菜、墨西哥玉米等新鮮可口、容易消化的水、旱草。少投菜餅、米糠、麥麩
及配合飼料等精料。投餌要均勻、控量,有計劃地控制魚種生長,保證在9月下旬使草魚種體長控制在14cm以下,且體質健壯。
6、體內用藥。每100kg草魚用500mg痢菌凈,與麥麩拌勻做成粘料,攤在鮮草上投喂,7~9月每月投藥1次,草魚種便會安然無恙。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